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陵弟相送至南京因成四韵寄季一子之叔用》
《宁陵弟相送至南京因成四韵寄季一子之叔用》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白发无端上头,镜中颜状不能羞。

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

野竹连阴护苍藓,暮云生雨续黄流。

秋风有信鲈鱼在,更约江晁共小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连阴(lián yīn)的意思:指连续多日阴天,没有晴朗的天气。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上头(shàng tou)的意思:指在地位、权力、能力等方面高于自己的人或事物。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颜状(yán zhuàng)的意思:形容面色或表情的变化。

一廛(yī chá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有信(yǒu xìn)的意思:有信指的是有信誉、有信用、有可靠的人。形容人言行一致,言出必行,有信守承诺的品质。

百尺楼(bǎi chǐ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高耸,气势雄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宁陵弟相送至南京因成四韵寄季一子之叔用》。诗中以白发、镜中颜状、扬子一廛地、刘公百尺楼、野竹、暮云、秋风、鲈鱼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白发无端巧上头”,以白发的突然出现,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的无奈与感慨。接着,“镜中颜状不能羞”一句,通过镜子映照出的面容,进一步强调了岁月带来的变化,即使面对自己的老去,也无力改变,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要寻扬子一廛地,未用刘公百尺楼”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扬子一廛地,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隐居之地,代表了一种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方式;而刘公百尺楼,则可能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束缚。这两句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野竹连阴护苍藓,暮云生雨续黄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野竹在阴凉处生长,苍苔覆盖其上,暮云带来雨水,滋润着河流。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秋风有信鲈鱼在,更约江晁共小舟”两句,以秋风、鲈鱼和小舟为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闲适生活的渴望。秋风带来了季节的更替,鲈鱼在水中悠游,而与好友江晁共同乘舟,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简单生活态度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读章恭毅年谱

国论非难定,惟应敢谏难。

一封心自白,九死泪如丹。

遗像凭谁问,新编许我看。

敢言容易拜,东向欲为坛。

(0)

再至东海祠

东海祠何处,兹山旧所游。

带缘禅语舍,衣为旅情留。

鸟弄峰云定,花开涧水流。

凭人订遗像,还似此翁不。

(0)

望龟峰

望里龟峰寺,幽寻路可穷。

风尘四壁外,天日一方中。

水曲真疑断,云盈不碍空。

往来题未了,独立叹神功。

(0)

龙兴寺·其三

剩有琅玡续后游,山僧指点翠云稠。

近连丰乐浮青髻,遥拥关山戴冕旒。

风雨龙吟杂树吼,月明人影共波流。

重阳独立金山顶,此地吾将一梦留。

(0)

广武卫道中茶庵·其二

城头便有山林色,野树蒙茸老岁年。

低屋短垣门欲扃,花香酒熟鸟如弦。

依依仙窟桃源里,小小溪深灵隐间。

山水之滨容我老,半肩行李载轻烟。

(0)

寿李映碧先生

举世皆尚年,所重在平生。

不见期颐寿,适以摧令名。

省阁旧才贤,朝章多建明。

汉廷有张于,民自无冤声。

忠亮炳千古,岂直松乔龄。

天心笃所佑,以持世道倾。

弱草萎疾风,寒松弥晚荣。

要使仰止下,感慕有馀情。

韦编况夙好,著书万卷成。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