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经支锡重,作礼纳巾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路(běi lù)的意思:指北方的道路,也用来比喻艰难险阻的事业或道路。
长眉(cháng méi)的意思:指人的眉毛长而浓密,形容人的相貌美丽、英俊。
凡人(fán ré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回去(huí qù)的意思:返回原地或原处,离开当前位置或环境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尊者(zūn zhě)的意思:指受人尊敬的人,具有威望和权威的人。
作礼(zuò lǐ)的意思:表示向人行礼,表达敬意或感谢。
南北路(nán běi lù)的意思:指南方和北方之间的道路,也比喻两个不同的方面或立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僧人前往天台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深邃的情感。首句“石桥南北路”,简洁地勾勒出僧人行脚的路径,石桥作为过渡,暗示着旅程的开始与结束。接下来,“师到动经旬”点明僧人行程的漫长,一个月的时间,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也暗含了修行的耐心与坚持。
“尊者定中影,凡人回去身”对比高下,尊者在禅定中静默如影,而凡人则匆匆返回,一静一动,一深一浅,凸显了修行与世俗生活的不同境界。尊者的身影仿佛是永恒的象征,而凡人的离去则显得短暂和世俗。
“戴经支锡重,作礼纳巾频”描绘了僧人行脚时的装备与礼仪,经书与锡杖的重量,象征着修行的负担与坚定;频繁的礼拜与纳巾,体现了对佛法的虔诚与恭敬。这一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僧人修行的艰苦与内心的纯净。
“杯海归何日,长眉问四邻”则将目光投向未来,杯海代表无尽的修行之路,何时能归,无人知晓,只有长眉(可能指僧人或佛像)在四邻间询问,这种不确定性和期待,既是对未来的疑问,也是对修行过程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僧人修行的艰辛与内心的宁静,以及对未来的深深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入彭蠡湖口
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狖,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灵物郄珍怪,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峯。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刘桢
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
贫居晏里闬,少小长东平。
河兖当冲要,沦飘薄许京。
广川无逆流,招纳厕羣英。
北渡黎阳津,南登纪郢城。
既览古今事,颇识治乱情。
欢友相解达,敷奏究平生。
矧荷明哲顾,知深觉命轻。
朝游牛羊下,暮坐括揭鸣。
终岁非一日,传巵弄新声。
辰事既难谐,欢愿如今并。
唯羡肃肃翰,缤纷戾高冥。
邻里相送至方山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陈琳
袁本初书记之士,故述丧乱事多。
皇汉逢屯邅,天下遭氛慝。
董氏沦关西,袁家拥河北。
单民易周章,窘身就羁勒。
岂意事乖己,永怀恋故国。
相公实勤王,信能定蝥贼。
复覩东都辉,重见汉朝则。
余生幸已多,矧乃值明德。
爱客不告疲,饮燕遗景刻。
夜听极星阑,朝游穷曛黑。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
且尽一日娱,莫知古来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