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赴吴庄饮,因成禹庙游。
住车惊草绿,坐石有云流。
落日衔春峤,饥鸿集暮洲。
巳扳频载酒,展转问花丘。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诗《正月十六日赴吴庄之宴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出行游玩的情景。首句“为赴吴庄饮”直接点题,表明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加宴会。接下来的“因成禹庙游”则暗示了在饮酒之余,诗人还游览了附近的禹庙,增添了文化意蕴。
“住车惊草绿”写出了诗人停车驻足时,被眼前一片翠绿的草地所吸引,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盎然的景色。“坐石有云流”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坐在石头上,欣赏着如云般流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灵动的画面。
“落日衔春峤”运用拟人手法,将落日描绘成衔着春光的山峰,形象地展现了夕阳余晖洒在山峦上的美景。“饥鸿集暮洲”则描绘了傍晚时分,饥饿的鸿雁聚集在水边的洲渚,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的特征。
最后两句“巳扳频载酒,展转问花丘”表达了诗人饮酒频繁,不断询问花丛中的丘陵,流露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以及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诗意,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