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
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鹿亭岩下驻足,领着白色的羊群穿行于山间的景象。诗中“草细眠应久”表明草地柔软,羊儿悠闲自得,长时间地卧睡其中。而“泉香饮自多”则写出了泉水清甜,羊群饮用不尽,显示出自然之美与生命之享受。
在“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体验,感知着自然界的声音和形迹。月坞、烟萝都是山间幽静之处,诗人似乎在这些地方寻找着生命的足迹或是心灵的寄托。
最后,“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则是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仿佛化身为神仙,每日清晨与黄昏之际,都能饮用天上的甘露(金液),乘坐云端,翱翔于绛河之上。这一段落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丰富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幽静又神秘的世界,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自由的向往。
腊前及春后,屡沾六出瑞。
滋麦兼去螣,原田有赖积。
庭除乃作泥,不无扫荡事。
弃之良可惜,因缘得佳计。
俾壅树之本,润比膏雨渍。
新植根深舒,旧林枝长遂。
集役不徒然,视劳赏次第。
既以资栽培,复不孤天赐。
颁惠洽众欢,一举三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