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啼常带粉,身眠不着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霭霭(ǎi ǎi)的意思:形容云雾弥漫,景色模糊。
不着(bù z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进展。
短长(duǎ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长度短或长。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兰膏(lán gā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优美动人。
向晓(xiàng xiǎo)的意思:指天刚亮的时候,表示时间刚过夜晚,天色开始明亮。
晓光(xiǎo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光亮,比喻新的一天的开始或新时代的到来。
薰炉(xūn lú)的意思:指炉中的香气,比喻学问或文化的积累。
夜中(yè zhōng)的意思:夜晚的时候。
中霜(zhōng shuāng)的意思:比喻年纪老迈,不再年轻。
着床(zhuó chuáng)的意思:指种子或胚胎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根发芽,也比喻事物在某个地方或某个阶段得以成功发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晚的忧愁与情感。首句“霭霭夜中霜,何关向晓光”以霜夜的静谧和晨光的临近,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枕啼常带粉,身眠不着床”细腻地刻画了女子在夜晚的不安与失眠,泪水与粉痕交织,身体虽躺于床上却难以入眠,生动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兰膏尽更益,薰炉灭复香”则通过日常用品的使用,进一步渲染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依赖与追求,即使是在孤独与忧伤中,也试图用香气来慰藉心灵,寻求一丝安慰。最后,“但问愁多少,便知夜短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以及对内心愁绪的深刻体悟——愁绪的深浅决定了夜晚的长短,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相融合,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体验的独特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面对孤独与愁苦时的自我调适,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情感细腻表达的艺术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