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怀二首·其一》
《感怀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沧江一卧已心灰避地何人赋「七哀?

」欲遣新愁悟后去,翻抬往恨醉中来。

六桥归梦催衰柳,五月寒岩听「落梅

拟学冥鸿差强意,回看玄发徘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地(bì dì)的意思:避开危险或困难的地方;逃离危险的地方。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六桥(liù qiáo)的意思:指人的六种亲戚关系,即父、母、兄、弟、夫、妻。

落梅(luò méi)的意思:指梅花凋谢,比喻美女的容颜逝去或壮丽景色的消失。

冥鸿(míng hóng)的意思:形容天空中飞翔的大雁。

拟学(nǐ xué)的意思:模仿学习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新愁(xīn chóu)的意思:指新的忧愁或新的烦恼。

心灰(xīn huī)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

玄发(xuán fā)的意思:指人的头发黑而亮,光彩照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感怀二首(其一)》,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苍凉与无奈。首句“沧江一卧已心灰”,描绘了诗人身处沧江边,仿佛已经对世事失去热情,内心充满灰暗。次句“避地何人赋‘七哀?’”暗示了诗人流离失所,无人理解其悲痛,只能自我抒发。

第三句“欲遣新愁悟后去”,试图通过领悟来排解新的愁绪,然而“翻抬往恨醉中来”又揭示出旧恨未消,反而在醉酒中被唤醒,加深了内心的痛苦。接下来,“六桥归梦催衰柳”描绘了梦中回到故乡,却只见衰柳摇曳,渲染出凄凉的气氛。“五月寒岩听‘落梅’”则以寒冬中梅花凋零的景象,寓言自己的境遇如同落梅般凄冷。

最后两句“拟学冥鸿差强意,回看玄发又徘徊”,诗人试图效仿孤雁远飞,寻求解脱,但回头一看,岁月无情,白发已生,不禁感慨万分,难以割舍尘世的牵绊。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又无法自拔的复杂心境。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和谹父连雨快晴·其二

官无三不遇,身负四宜休。

无意花迷眼,唯因月上楼。

役车悬白地,社鼓祭黄收。

何事关心切,逢人说有秋。

(0)

僧求诗往平江

一瓶一钵远山寒,野路梅花已向残。

自古吴门十万户,莫疑开口告人难。

(0)

楚王庙

提封犹是古方隅,庙食何惭百世馀。

醴酒不陈宾客去,至今遗俗重诗书。

(0)

和立斋岁寒歌五章·其三

圣人体物兮万世之训,究厥后凋兮基于不竞。

使与春争妍兮曷保常真,岁寒之知兮宁不谓性。

(0)

李三朝奉哀词

羌与公别兮几二十年,思渺渺兮路曼曼。

棹剡溪兮乘兴,访故迹兮怆然。

下晋齐之拜兮如梦,挑灯道旧兮犹平生欢。

我少公兮六岁,悼彼此兮华颠。

解予佩兮授予馆,言未终兮岁已阑。

会公疾兮孔炽,怛医穷兮技殚。

闻易箦兮数语,意穆穆兮词严。

湛神爽兮不变,验学力兮深坚。

自磐川与玉局兮,交一世之名贤。

宜公之好脩兮,羞芳蕙而糗荃兰。

退静处而莫我知兮,老冉冉其流连。

厌尘世之轇轕兮,倏昭明而遂仙。

幸与公兮永诀,抚往事兮自怜。

言告言归兮迈迈,有怀渭水兮渊渊。

栖迟故隐兮,全纯愚而孤处。

当岁莫之急景兮,闻公窀穸之有端。

皎皎兮懿行,卓卓兮瑶镌。

函泳以适意兮,凤冈樵隐之遗稿。

纂记以广业兮,春秋族系之巨编。

岂待是而不朽,掩既往之孤搴。

兰风之皋兮望不极,歌薤露兮有泪悬泉。

(0)

怀古呈通守郑定斋·其二

南方有良药,神妙难具写。

沉疴一刀圭,无不立愈者。

性烈必瞑眩,色恶如土苴。

仓公一见之,宝爱不忍舍。

欲起国膏肓,先当医苟且。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