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许龙石山行四首·其三宿碧云寺》
《和许龙石山行四首·其三宿碧云寺》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乍息肩舆日未沉,名山曾此几窥临。

一泓寒沁泉流碧,万折源通地脉深。

古洞无尘暑气,虚窗有榻锁秋阴。

梦回忽听钟鸣寺,出户犹看月在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脉(dì mài)的意思:指大地的脉络,比喻国家的根本或家族的根基。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泉流(quán liú)的意思:形容泉水流动的样子。也比喻文采或才情流溢不断。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无尘(wú chén)的意思:没有灰尘,指清洁整洁。

息肩(xī jiān)的意思:放下包袱,解脱心灵的负担。

一泓(yī hóng)的意思:指一汪水,形容水量丰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碧云寺住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乍息肩舆日未沉”,开篇即以轻快之笔描绘了作者乘轿归来,夕阳尚未完全落下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接着,“名山曾此几窥临”一句,既表达了对名山的向往之情,也暗示了作者多次造访此地的经历,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一泓寒沁泉流碧,万折源通地脉深”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泉水清澈、蜿蜒曲折的动态美,以及其源头深深扎根于大地之中的稳定感,体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和谐。

“古洞无尘留暑气,虚窗有榻锁秋阴”则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了寺庙内的环境,古洞虽无尘埃,却留下了夏日的余温;虚窗下的榻,仿佛锁住了秋天的阴凉。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内独特的气候特点,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增添了诗的意境。

最后,“梦回忽听钟鸣寺,出户犹看月在林”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描绘了作者在夜晚被寺庙的钟声唤醒,走出户外,仍能看到月光洒在树林之上的画面。这一场景既富有诗意,又蕴含着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时间、季节变化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和陈方伯试院中有作二首·其一

天人眉宇自堂堂,百世文章百世香。

求马本能忘牝牡,遗珠休更问沧茫。

请看天上风云会,敢道人间傀儡场。

他日更逢云五色,莫将温饱待湖湘。

(0)

寿刘别驾尊翁九十有一

九十一度春花开,春花春酒几徘徊。

藤鞋每为看花著,铁杖何曾点地来。

锦轴受封华故里,瑶池祝寿醉深杯。

贤郎本为湖湘隔,千里焚香拜水隈。

(0)

游君山六首·其四

雁来时节菊花天,游走何人敢过年。

案牍已消官府事,酒杯先占水云边。

烟笼古木看无厌,竹护禅房可借眠。

到此顿令尘想静,白云于我共悠然。

(0)

病中偶作

遭际风云起海涯,赤心谋国已忘家。

扣囊正欲扶公道,补衮无能敢自誇。

病骨久淹三月里,衰颜今作几分加。

驰驱未了平生愿,全仗通神药鼎嘉。

(0)

种花

偷得清閒半日光,薙荒除草接花忙。

新怀蒋诩开幽景,老梦林逋逐暗香。

雨过滑泥牢著屐,月临疏影近移床。

东风许弄年光兴,拍掌儿歌可侑觞。

(0)

送毅夫还乡

雪消云捲暖融融,曙色都门欲晓钟。

绿酒半醮杨柳月,紫骝嘶断杏花风。

春山富贵供诗兴,上国风流入梦中。

回首乡园休眷恋,男儿湖海是豪雄。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