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二》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临事若何,请从圆通说。

逶迤门路,悄茜踪篁列。

溪仍侯家名,屋是孱王设。

何救黍离歌喟焉覆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孱王(chán wáng)的意思:指胆小懦弱、无能无用的君主或领导人。

覆辙(fù zhé)的意思:覆轍指的是重蹈覆辙,犯同样的错误或遭遇同样的失败。

侯家(hòu jiā)的意思:指侯族,也可表示侯爵的家族。

喟焉(kuì yān)的意思:表示悲叹、叹息之意。

离歌(lí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离别的歌声。

临事(lín shì)的意思:面对突发事件时,即时应对和处理。

门路(mén lu)的意思:指通往某个地方或达到某个目的的途径或方法。

若何(ruò hé)的意思:如何;怎样

山门(shān mén)的意思:指山脉中的门户,也比喻进入某个地方或机构的入口。

黍离(shǔ lí)的意思:黍离是指黍谷离乡,比喻离开故乡。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圆通(yuán tōng)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开明,能够包容各种意见和观点,处事圆融、灵活,不偏激、不偏执。

鉴赏

此诗描绘了山北行旅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首句“窥临事若何,请从圆通说”,以问句形式开启,引人思考眼前景象背后的意义,暗示了一种圆融通达的处世哲学。接着,“逶迤山门路,悄茜踪篁列”两句,通过描绘蜿蜒曲折的山路和茂密竹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溪仍侯家名,屋是孱王设”则将视线转向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织,溪流与房屋分别承载着历史的痕迹,侯家与孱王的名字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印记。这不仅是对过往的回顾,也暗含了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

最后,“何救黍离歌,喟焉伤覆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与忧虑。《黍离》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著名的忧国忧民之作,此处借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诗人似乎在问:如何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这一问,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社会进步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历史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下第怀楼寿朋

百尺丹梯拟共登,共登天上最高层。

南山有雾空藏豹,北海无云可化鹏。

勋业十年尘里镜,诗书万卷雨前灯。

桃花开尽不归去,又逐春风过武陵。

(0)

观猿

挂石攀云日半斜,乱山深处饱烟霞。

香林月满僧归去,啼落春风几树花。

(0)

钓鱼台

罗浮山崒嵂,安有钓鱼台。

台居观东隅,此名从何来。

昔时爨下童,辛勤水与柴。

岁久功行完,豹变山阴霾。

一朝采幽涧,恍然江海涯。

篙师舣舟在,相与语诙谐。

爨童有行计,篙师相与偕。

得鱼馈主翁,辞去挽不回。

傍者蹑其踪,扁舟往岩崖。

始信武陵源,有路通尘埃。

回视所遗鱼,化作沟中材。

古有恒真人,事岂欺我哉。

太公渭水滨,白头佐□□。

子陵七里滩,清风永可怀。

爨人去几秋,鱼台尚崔嵬。

此名照青史,此石封苍苔。

我来笔其事,灵踪救沈埋。

山中胜事多,对此空徘徊。

(0)

游葆真池上

墙厚不盈咫,人间隔蓬莱。

高柳唤客游,我辈御风来。

坐久落日尽,澹澹池光开。

白云行水中,一笑三徘徊。

鸭儿轻岁月,不受急景催。

试作弄篙惊,徐去首不回。

无心与境接,偶遇信悠哉。

再来知何似,有句端难裁。

(0)

雨晴徐步

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

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

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

涧边千嵁岩,今日何复集。

(0)

两绝句·其一

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

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