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太妃阁五首·其五》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皇太妃阁五首·其五》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波(bì bō)的意思:指湖泊、江河等水面的颜色鲜艳明亮,清澈明亮的水面。

共传(gòng chuán)的意思:共同传播,共同传承

渐台(jiàn tái)的意思:渐渐升高的平台,比喻逐步提升的地位或成就。

禁垣(jìn yuán)的意思:禁止人们接近的围墙或边界。

金河(jīn hé)的意思:形容河水金色闪耀,喻指美丽壮观的河流。

竞渡(jìng dù)的意思:指竞赛时双方争相奋力冲刺,比喻双方力量悬殊,势均力敌,争胜激烈。

龙舟(lóng zhōu)的意思:指龙舟竞赛,也比喻团结协作、同心同德。

渺渺(m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渺茫、不可捉摸。

南方(nán fāng)的意思:指地理上的南方地区。

入禁(rù jìn)的意思:指进入禁地或禁区。

太液(tài yè)的意思:指天子的宫殿

翻译
宽广的金色河流流入宫墙内,渐台上的雨后湖水泛起绿色波纹。
人们共同传言太液池的龙舟平稳航行,不像南方的赛船那样喧闹嘈杂。
注释
渺渺:形容水势浩渺。
禁垣:宫墙,指皇宫的围墙。
渐台:古代宫殿中的平台,常有雨水汇集。
碧波:清澈的绿色波浪。
共传:众人相传。
太液: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指宫中湖泊。
龙舟:装饰华丽的大型船只,象征皇家。
竞渡:赛龙舟。
喧:喧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端午节时皇家的盛景。"渺渺金河入禁垣",诗人以壮丽的景象开篇,将金河(可能是比喻黄河或宫廷中的流水)描绘得如细流缓缓流入皇宫的围墙,显得庄重而神秘。"渐台雨过碧波翻",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太液池(皇家园林湖泊)的清新景象,碧波荡漾,增添了节日的生动气息。

"共传太液龙舟稳",点出了端午赛龙舟的传统活动,但此处强调的是龙舟在太液池中行驶的平稳与宁静,不同于南方民间热烈的竞渡场面,显示出皇家的尊贵和节庆的安宁气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皇家端午节的独特风貌,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皇家的威仪。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0)

辞世颂

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0)

竹夫人

欲结同心无着处,但将手足伴猗那。

扫尘二女浑无语,稳梦三更寂不波。

脂粉懒沾西子色,风流常逐楚天娥。

无端一入骚人手,点污贞心奈若何。

(1)

花月

花围曲槛月当天,惜月怜花夜未眠。

月下看花花更艳,花前赏月月增妍。

好乘月色评花谱,疑有花香上月弦。

愿得月圆花不谢,和花和月度流年。

(0)

咏水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沈鳞。

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0)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