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其三》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其三》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前年浙僧来,稍稍去就

持斧住越山,移幢入吴岫

高居既邻支,朗咏亦依昼。

应世无心麻衣澹如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持斧(chí fǔ)的意思:手持斧头。形容人有能力有决心,准备行动。

澹如(dàn rú)的意思:平静、安详、淡泊无欲

高居(gāo jū)的意思:指在职位、地位、名声等方面处于高位或占据优势地位。

朗咏(lǎng yǒng)的意思:指高声朗诵或歌唱,表达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情感。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去就(qù jiù)的意思:表示选择或决定去或不去的意思。

如旧(rú ji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吴岫(wú xiù)的意思:吴岫是一个描述山势的成语,指高峻的山峰。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应世(yìng shì)的意思:应对时代的变化和需求,适应社会环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清远来访的情景,以及他在访友过程中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清高淡泊、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首句“前年浙僧来,稍稍闻去就。”点明了清远僧人前年从浙江而来,现在又要离开,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感。接着,“持斧住越山,移幢入吴岫。”描述了清远僧人在越山居住,后来又移居到吴地的山中,展现了他的行踪不定、随缘而住的生活方式。

“高居既邻支,朗咏亦依昼。”写出了清远僧人高雅的居住环境和他白天吟诵诗歌的情景,表现了他生活的宁静与精神的丰富。最后,“应世自无心,麻衣澹如旧。”则表达了清远僧人面对世俗世界时,内心保持平静、不为所动的态度,即使穿着朴素的麻衣,也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远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母弃子同刘茂才赋

母弃子,子幼情可怜。子长母还去,为子宜思愆。

龙争虎斗事翻覆,宝玦王孙捐骨肉。

十年母子安茅屋,菽水真情无不足。

奈何一朝辞故帏,子也恸哭牵母衣。

母今弃儿不敢怨,父在深恩母当念。

母如不闻竟不留,黄昏门掩青灯愁。

负米归来饮残泣,他家儿女何绸缪。

噫嘘嚱,迩来万事足悲咤,负德辜恩满天下。

丈夫尽为温饱谋,妇人何得毋重嫁。

(0)

鹧鸪天.玉泉观鱼

潋滟晴光动碧虚。一方清镜照诗臞。

□□玉麈三三法,水漾金鳞六六鱼。

红舍利,白芙蕖。尽教妆点老僧居。

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珠。

(0)

风入松

好风吹皱玉龙鳞。飞雪点吟身。

南明古色供诗眼,缆扁舟、鸥鹭相亲。

邂逅希颜公子,留连访戴山人。环中天地一壶春。

深锁碧窗云。步虚声度迎仙引,小屏空、唤醒梅魂。

且向花边听雨,不知松外敲门。

(0)

太常引.黄山西楼

黄岩秋色雨频频。楼上着闲身。凉意逼羊裙。

更添得、砧声耳根。

寒香吹桂,暗苞绽橘,红日晓窗温。客至莫论文。

只坐守、方山看云。

(0)

凤栖梧.游雁荡

两袖刚风凌倒景。小磴松声,独上招提境。

碧水流云三百顷。白龙飞过青天影。

折脚铛中留苦茗。野菊生花,犹记丹砂井。

吹罢玉箫山月冷。题诗人在芙蓉顶。

(0)

渔家傲

云外宾鸿声渐杳。羁人听罢如尝蓼。

我对清尊时复倒。风露早。黄鸡果是能催晓。

莲褪残红凉乍到。水天一色供游眺。

短笛悲秋知音少。吹别调。新翻商意渔家傲。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