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斧(chí fǔ)的意思:手持斧头。形容人有能力有决心,准备行动。
澹如(dàn rú)的意思:平静、安详、淡泊无欲
高居(gāo jū)的意思:指在职位、地位、名声等方面处于高位或占据优势地位。
朗咏(lǎng yǒng)的意思:指高声朗诵或歌唱,表达出内心的豪情壮志和情感。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去就(qù jiù)的意思:表示选择或决定去或不去的意思。
如旧(rú ji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吴岫(wú xiù)的意思:吴岫是一个描述山势的成语,指高峻的山峰。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应世(yìng shì)的意思:应对时代的变化和需求,适应社会环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清远来访的情景,以及他在访友过程中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清高淡泊、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首句“前年浙僧来,稍稍闻去就。”点明了清远僧人前年从浙江而来,现在又要离开,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感。接着,“持斧住越山,移幢入吴岫。”描述了清远僧人在越山居住,后来又移居到吴地的山中,展现了他的行踪不定、随缘而住的生活方式。
“高居既邻支,朗咏亦依昼。”写出了清远僧人高雅的居住环境和他白天吟诵诗歌的情景,表现了他生活的宁静与精神的丰富。最后,“应世自无心,麻衣澹如旧。”则表达了清远僧人面对世俗世界时,内心保持平静、不为所动的态度,即使穿着朴素的麻衣,也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远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母弃子同刘茂才赋
母弃子,子幼情可怜。子长母还去,为子宜思愆。
龙争虎斗事翻覆,宝玦王孙捐骨肉。
十年母子安茅屋,菽水真情无不足。
奈何一朝辞故帏,子也恸哭牵母衣。
母今弃儿不敢怨,父在深恩母当念。
母如不闻竟不留,黄昏门掩青灯愁。
负米归来饮残泣,他家儿女何绸缪。
噫嘘嚱,迩来万事足悲咤,负德辜恩满天下。
丈夫尽为温饱谋,妇人何得毋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