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之承奉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王 立 之 承 奉 诗 报 梅 花 已 落 尽 次 韵 戏 答 宋 /黄 庭 坚 南 枝 北 枝 春 事 休 ,愉 钱 可 穿 柳 带 柔 。定 是 沈 郎 作 诗 瘦 ,不 应 春 能 生 许 愁 。
- 翻译
- 南边的树枝北边的枝,春天的事情已经结束。
榆树的钱币可以穿在柳条上,显得柔软无比。
- 注释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可能暗示着春天已过。
北枝:北方的树枝,可能意味着春天不再。
春事休:春天的景色或生机结束。
榆钱:榆树的果实,古人常用来比喻春天的短暂。
柳带柔:形容柳条柔软如带,象征女子的秀发。
沈郎:古代文人沈约,这里借指诗人。
作诗瘦:因写诗而消瘦,形容诗人创作的专注和情感投入。
生许愁:产生如此多的愁绪,春天反而让人感到忧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名为《王立之承奉诗报梅花已落尽次韵戏答》。诗中以春天景象为背景,描述了南枝北枝的花朵已经凋零,榆钱和柳条透露出初夏的温柔。诗人借用沈郎(沈约,南朝文学家,以多愁善感著称)的典故,暗示自己因春光流逝而感到愁绪满怀,尽管春天本身并无情感,但诗人却从中生发出深深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季节转换和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内心的细腻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伍太守之任
圣皇图治理,侧席需群英。
君抱经济才,蚤登黄甲名。
累官宪部郎,谳狱称明清。
冰蘖凛操执,圭璋扬芳馨。
进秩守大郡,五马良足荣。
蒲鞭惟示辱,翕然风化行。
昨因报政来,善最闻承明。
借寇慰民望,还看列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