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呼溪鸟惊,沙上或鶱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发 西 山 唐 /沈 颂 游 子 空 有 怀 ,赏 心 杳 无 路 。前 程 数 千 里 ,乘 夜 连 轻 驭 。缭 绕 松 筱 中 ,苍 茫 犹 未 曙 。遥 闻 孤 村 犬 ,暗 指 人 家 去 。疲 马 怀 涧 泉 ,征 衣 犯 霜 露 。喧 呼 谿 鸟 惊 ,沙 上 或 骞 翥 。娟 娟 东 岑 月 ,照 耀 独 归 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归虑(guī lǜ)的意思:归纳整理思考的结果;总结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
娟娟(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前程(qián chéng)的意思:前程似锦表示一个人的前途非常光明,即将取得成功或者有着美好的未来。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赏心(shǎng xīn)的意思:指欣赏心灵的美好,感受到愉悦和满足。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喧呼(xuān hū)的意思:喧闹吵杂的声音
遥闻(yáo wén)的意思:听说、听闻
杳无(yǎo wú)的意思:没有踪迹、没有消息
有怀(yǒu huái)的意思:有怀指心怀某种情感或怀念某人或某事。
照耀(zhào yào)的意思:指阳光、灯光等照射,使亮起来。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犯霜露(fàn shuāng lù)的意思:冒险,冒风险
- 翻译
- 游子心中满是思念,但欣赏美景的道路却无处可寻。
前方路程遥远,他趁着黑夜驾着轻快的马车前行。
马车在松树和竹林中蜿蜒,天色依然昏暗未明。
远处孤零零的村庄传来犬吠声,仿佛指向了家的方向。
疲惫的马匹渴望山涧清泉,行人的衣服沾满了霜露。
溪边鸟儿的喧闹声让他受惊,它们在沙滩上振翅飞翔。
明亮的月亮挂在东边山头,照亮了他独自回家的忧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清晨踏上西山之旅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的孤独感和对远方家园的深切思念。
"游子空有怀,赏心杳无路。"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游子内心的情感状态,他的心中充满了对亲人的牵挂,却又找不到回家的道路,这种矛盾的情绪在诗人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前程数千里,乘夜连轻驭。" 这里的“前程”指的是游子的未来的旅途,而“乘夜连轻驽”则描写了他在黑夜中继续赶路的决心和勇气,用“轻驽”来形容马匹,是对速度与力度的一种传神写照。
"缭绕松筱中,苍茫犹未曙。" 这里通过对环境的描摹,诗人传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迷茫感。松林之中,晨雾缭绕,天色尚未大亮,游子仿佛处于一个未明世界。
"遥闻孤村犬,暗指人家去。" 这两句诗通过听觉的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游子的情感波动。远处传来了寂静山村中犬吠的声音,这声音似乎在引导他向着有家的方向前进。
"疲马怀涧泉,征衣犯霜露。" 这里的“疲马”与“征衣”形象鲜明,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寒冷,以及游子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敬畏之情。他心中怀念着山涧中的清泉,而他的衣服则沾染上了夜间的霜露。
"喧呼溪鸟惊,沙上或鶱翥。" 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溪流中传来了鸟儿的啼叫声,它们似乎被游子的脚步惊扰,而“沙上或鶱翥”则是对水鸟在河岸边活动的生动刻画。
"娟娟东岑月,照耀独归虑。"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夜空中明亮月亮的描写,以及它如何映照出游子孤独归途的心境。“娟娟”一词形容月亮之美好,而“独归虑”则深化了游子的内心世界,他在这宁静的夜晚,面对着那轮明亮的月亮,思绪万千,情感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游子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切联系,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所激发的情感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折杨柳
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
葳蕤君不见,袅娜垂来久。
缘枝栖暝禽,雄去雌独吟。
馀花怨春尽,微月起秋阴。
坐望窗中蝶,起攀枝上叶。
好风吹长条,婀娜何如妾。
妾见柳园新,高楼四五春。
莫吹胡塞曲,愁杀陇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