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
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沈。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
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
波心(bō xīn)的意思:指人心起伏不定,变化无常。
婵娟(chán juān)的意思:形容月亮圆满明亮。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光珠(guāng zhū)的意思:形容亮光闪烁,像珠子一样明亮耀眼。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迥彻(jiǒng chè)的意思:迥彻指完全不同,彻底不同。
平月(píng yuè)的意思:平静如月,形容心情安定,没有波澜。
秋宵(qiū xi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夜晚。
圆光(yuán gu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光彩照人,或者形容事物的光亮明丽。
月彩(yuè cǎi)的意思:形容月光明亮、美丽。
枝如(zhī rú)的意思:形容树枝似的纷乱、复杂。
此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诗人在静谧的夜晚,站在镜湖边上,观赏明月。"镜里秋宵望,湖平月彩深"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透露出一种淡远而深邃的情怀。镜子和湖水反射出迷人的光影,增添了一份神秘。
接下来的几句“圆光珠入浦,浮照鹊惊林”、“澹动光还碎,婵娟影不沈”,则是对月光在水面上的折射与波光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刻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赞赏。
“远时生岸曲,空处落波心”一句,则转向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世界的沉思。这里的"远时"暗示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而"岸曲"则是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结果。"空处落波心"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仿佛在无声的夜晚,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和时间流逝的声音。
最后,“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桂枝如可折,何惜夜登临”,则是对月亮与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面对即将圆满的月亮,以及未被世俗染污的精神状态,感到一种无奈和珍贵。在这种心境下,"何惜夜登临"表达了诗人想要珍惜现在,享受这份美好时光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景的描写,以及个人内在世界的探索,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时间之流逝和生命之短暂的深刻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