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
唯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丛滋(cóng zī)的意思:指事物密集、聚集在一起。
分处(fēn chǔ)的意思:指在不同的位置、地方或职位上分别居住、工作或担任。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归客(guī kè)的意思:指返乡的旅客或回归的人。
寒露(hán lù)的意思:
◎ 寒露 Hánlù
[Cold Dew (17th solar term)]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经霜(jīng shuāng)的意思:经历严寒,经受风霜的考验。
满座(mǎn zuò)的意思:指座位全部被占满,形容人多拥挤。
秋菊(qiū jú)的意思:形容人老而有韵味。
星分(xīng fēn)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或极其细微的差别。
原头(yuán tóu)的意思:原始状态、原来的样子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秋菊近重阳”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接着,“原头复道旁”,描绘了菊花生长的环境,既在广阔的田野上,又在道路两旁,展现出菊花的广泛分布。
“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两句,通过“寒露”和“晚风”这两个意象,不仅渲染了秋天的凉爽与宁静,也突出了菊花在寒露中生长,在晚风中绽放的坚韧生命力。绿色的花丛与黄色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菊花的生机勃勃。
“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香气,仿佛每一枝菊花都染上了艳丽的颜色,散发出阵阵芳香,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各个地方,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菊花的芬芳。
“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则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菊花的金黄色比作散落在田野上的黄金,同时暗示了菊花在经历了霜冻之后依然保持鲜艳,展现出其不畏严寒的品格。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这两句转而关注人的活动,想象有人在篱笆下采摘菊花,而菊花的香气则弥漫在宴席之中,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
最后,“唯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表达了对远方未归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是在欣赏如此美丽的菊花时,也会因思念而感到泪水盈眶,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谊,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