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
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解褐(jiě hè)的意思:解除束缚,摆脱困境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九春(jiǔ chūn)的意思:指很长时间,久远的春天。也用来比喻等待、期盼已久的事物。
披裘(pī qiú)的意思:披着毛皮的衣裳。形容装束华丽,但内心卑鄙。
石流(shí liú)的意思:指山体滑坡时,石块和泥沙像水流一样迅速滑下山坡的现象。
松壑(sōng hè)的意思:形容山间松树丛生,沟壑纵横的景象,也比喻文章或诗词的风格豪放自然。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隐士(yǐn shì)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人,也可以指对世俗生活不感兴趣,追求自我修养的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山林中的高士形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首句“隐士长松壑”,开篇即以“长松”象征隐士的高洁品格,松树生长于幽深的山谷之中,暗示隐士远离尘嚣,独处静谧之地。接下来,“先生孤竹丘”进一步强调隐士的孤独与超脱,竹子通常被视为君子之德的象征,而“孤竹丘”则更加强调了隐士的独立与清高。
“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这两句通过溪水和山涧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暗示隐士生活的环境虽艰苦却充满诗意。溪水深邃,终年不化,山涧寒冷,四季皆秋,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反映了隐士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也寓意着隐士内心世界的深沉与淡泊。
“九春宁解褐,五月自披裘。”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了隐士在不同季节的穿着,春天时他不愿脱去粗布衣裳,五月里却依然披着皮裘。这种反常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传统礼俗的挑战,体现了隐士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享受的淡漠态度。
最后,“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这两句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商汤时期曾遭遇大旱,山石都因缺水而干枯。诗人以此暗示,即使在干旱的年份,山石尚能保持其形态,而当下的社会却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陷入危机,需要人们警醒和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隐士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巨川横广路,□涉吟艰危。
巧思侔神□,经途变险戏。
石梁全架□,铁□竟何□。
昔有鼋鼍异,今看结构奇。
□□□□补,似迫□龙移。
跨水鳌峰见,凌虚鹏翼垂。
宁劳浮柱设,讵假造舟为。
代久堤维固,年深砌不隳。
□虹常偃蹇,云雁□差池。
□物三方会,传名四海□。
□镌起花叶,模写跃蛟螭。
□矗平逾砥,下穹圆甚规。□如丹洞出,?类白岩窥。
□鹤临华表,词人访古碑。
□燕□□□,郢越亘南驰。
□□无濡足,千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