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腊(cán là)的意思:指在岁末年初,冬天将尽、春天将至之际,残存的冬季寒冷。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迥野(jiǒng yě)的意思:形容差异很大,迥然不同。
绝顶(jué dǐng)的意思:达到极限或巅峰的状态。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腊雪(là xuě)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尤指腊月降雪。
起送(qǐ sòng)的意思:指人们送行时,送至一定地方后即告别。也用来比喻对别人的送行或离别。
人群(rén qún)的意思:形容人群非常多,数量庞大。
送君(sòng jūn)的意思:指送别亲友或客人离开。
投迹(tóu jì)的意思:指人们离开原来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安家落户。
幽泉(yōu quán)的意思:指深藏在幽静山谷中的泉水,比喻隐藏在深处的才华或美德。
- 注释
- 残腊:年末,指农历年末,接近春节的时候。
雪纷纷:形容雪下得很多很密。
林间:树林之间。
起送君:起身送别你。
苦吟:苦苦思索吟诗,形容作诗时的刻苦与专注。
行迥野:在旷远的野外行走。
投迹:投身、前往。
寒云:寒冷季节的云,此处可能比喻为远方或艰难的境地。
绝顶:山的最高处。
晴多去:晴天多,意味着天气好适合离开。
幽泉:隐蔽、深远的泉水。
冻不闻:因冻结而听不到流水声。
唯应:只有。
草堂寺:一个寺庙的名字,也可能泛指清静修行之地。
高枕:安心地休息,无忧无虑。
脱人群:脱离人群,远离世俗。
- 翻译
- 年末的雪纷纷扬扬,林中我来为你送行。
你苦吟着走向遥远的野外,投身于寒冷的云天之中。
登上山顶多是晴朗的离去,幽深的泉水在严寒中静默无声。
只有那草堂寺啊,能让你高枕无忧,远离尘世喧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冬日的雪景,诗人与太守一同游历于金州的某个池塘之旁。开篇“残腊雪纷纷,林间起送君”两句,设定了一个静谧而纯净的冬日氛围,其中“残腊”指的是年终岁末的积雪,“林间起送君”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自然环境中陪伴太守游走的情景。
接下来的“苦吟行迥野,投迹向寒云”两句,通过对鸟儿在严寒中的哀鸣和它们飞向阴冷云端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不屈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某种孤独与坚持。
“绝顶晴多去,幽泉冻不闻”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冬日宁静的氛围。在高远的山巅,阳光明媚而又清冷,而在隐秘的泉水边,却因严寒而变得寂静无声。
最后,“唯应草堂寺,高枕脱人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一种超脱世俗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这里的“草堂寺”可能是一个隐逸之地,而“高枕脱人群”则意味着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远离尘世,享受片刻的安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以及与太守的游历情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
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
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
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好景渐宜夏。
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
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月华清.十四夜月·其三
暮色苍然,明蟾先起,绝无云影来犯。
历日掀看,渐向中秋逼险。
不争差、些子光阴,肯夺个、好名先占。模范。
算尚留馀地,一分仍减。仿佛初窥鸾鉴。
正乍褪奁衣,侧边兜掩。瞒却人间,何处寻他缺陷。
便挨过、十二周时,定又是、一层烘染。微欠。
料垣娥不寐,匀圆双脸。
洞仙歌.夏晓
一泓晓气,冒庭柯之上。露泣风啼发秋想。
月痕如淡扫,半靥窥人,怜欲别,末忍凄然独往。
凭栏还独自,何处骚骚,翠竹迎凉递乾响,料此际人家,静掩碧窗,才寻梦、双眠罗帐。
天遣我、多情不成眠,把一卷、閒愁藕花边唱。
一丛花.虎丘五人墓
春苔覆堞日痕蔫。鸱啸墓门边。
雏蓝嫩紫催寒食,晚风里、乳蝶双眠。
月底梦回,伤心缇骑,感慨看江烟。
两眸酸泪泻如铅。倚石诵遗镌。
浇残一盏梨花酒,浸千尺、碧血黄泉。
鬼马踏云,群雄夜集,阴火射坟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