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赵庭宜》
《别赵庭宜》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赋残穷鸟如麻胜事回看日欲斜。

岛上青山非赵土,津前桃叶秦家

难将远恨频窥鬓,已是无园好种瓜

握别赠言原我事,愿君努力烟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秦家(qín jiā)的意思:指秦朝的家族或后代,也泛指权贵家族。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穷鸟(qióng niǎo)的意思:形容贫穷困苦的人。

如麻(rú má)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像麻一样密集纷杂。

胜事(shèng shì)的意思:指成功的事情或好事情。

桃叶(táo yè)的意思:比喻人的容貌、举止、行为等与内在不相称。

握别(wò bié)的意思:握别是指在分别时紧紧握手,表达离别之情。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远恨(yuǎn hèn)的意思:对远离而引起的怨恨或愤怒。

赠言(zèng yán)的意思:

◎ 赠言 zèngyán
[words of advice given to a friend at parting] 临别给朋友留下的忠告或鼓励的话
临别赠言

种瓜(zhòng guā)的意思:指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别赵庭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真挚。

首句“赋残穷鸟泪如麻”,以“穷鸟”比喻即将分别的朋友,形象地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之情。接着,“胜事回看日欲斜”一句,通过夕阳西下,时间流逝的景象,暗示了相聚时光的短暂和珍贵,同时也为离别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哀愁。

“岛上青山非赵土,津前桃叶少秦家”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友人的故乡与当前所在之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友人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陌生感。青山、桃叶等意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蕴含了对美好往昔的回忆。

“难将远恨频窥鬓,已是无园好种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伤感。诗人难以将内心的痛苦表达出来,只能在不经意间窥视自己的鬓发,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离别的无奈。同时,提到“无园好种瓜”,可能暗含了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最后,“握别赠言原我事,愿君努力向烟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在离别之际,诗人希望友人能勇敢面对未来,追求心中的理想与自由(烟霞常被喻为隐逸或超脱世俗的生活),寄予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二

经纬千年业,陶镕万物功。

藩垣龙节在,禁掖凤池空。

卤簿蒙寒雨,铭旌飏晓风。

太常草仪注,全似葬周公。

(0)

闻进士孙何及第因寄

昨朝邸吏报商山,闻道孙生得状元。

为贺圣朝文物盛,喜于初入紫微垣。

(0)

寿宁节祝圣寿·其一

待漏齐趋圣节筵,云开金阙上青天。

平明引入长生殿,共祝尧云百万年。

(0)

还靖师草屦

跣足山行践绿芜,道人应念我崎岖。

还将达磨西归履,暂作王乔羽化凫。

为爱轻松宜踏石,更怜萧洒胜联珠。

还君旧物君收取,认得拖泥带水无。

(0)

谢淮南徐巨源寄酒

淮南有酒谁人得,分饷东吴无酒客。

应怜蔀屋寒气多,倍费行厨春色力。

人道使君宜在朝,我视使君宜逍摇。

已闻财计免催索,况是闾阎安教条。

增秩赐金古亦有,且留使君与淮叟。

玉隆香火幸留人,年年要饮淮南酒。

(0)

游天圣邂逅正师知藏作诗赠之

乘流自谓不得死,生意逢师聊具论。

无心已尽世间义,举足不随天上尊。

本源了了明月观,馀事衮衮洪澜翻。

我生流落势未已,期师尽老依僧园。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