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陈苔月,溪山一倍都。
鸟声尤可译,花态不堪摹。
入俗眉难画,经时舌欲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溪边景色的独特感受与细腻情感。首句“谈笑陈苔月”,以轻松的谈笑声与陈年的苔藓、皎洁的月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溪山一倍都”一句,将视线转向溪流与山峦,强调了自然美景的加倍吸引与令人赞叹。
“鸟声尤可译,花态不堪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界的生动与复杂。鸟鸣声虽能被理解与传达,但花朵的姿态却难以用言语完全描绘,暗示了自然界之美超出了语言的界限,需要通过直观的感受来体验。
“入俗眉难画,经时舌欲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与渴望回归自然的心境。面对世俗的繁杂,连描绘的眉毛都难以表达内心的疲惫,时间久了,似乎连说话都变得干涸无力,凸显了诗人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越妃墓田在,歌唱旧人无。”这一联则将思绪引向历史与文化,提到越妃墓地的存在,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曾经的歌唱者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