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
《七夕》全文
明 / 薛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七夕秋节双星会期

鹊桥贪渡早,凤杼畏抛迟。

月下闻仙佩,云中翠帷

长门当此夜,定自泣蛾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门(cháng mén)的意思:指长久的门客,也用来形容长期受人重用的人。

翠帷(cuì wéi)的意思:指美丽的窗帘或帐幕。

蛾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女子眉毛修长、美丽。

凤杼(fèng zhù)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遇到了合适的人或环境,才能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

会期(huì qī)的意思:指会议或活动的持续时间。

七夕(qī xī)的意思: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有许多浪漫的传说和习俗,主要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为背景。

秋节(qiū jié)的意思:秋天的节日

鹊桥(què qiáo)的意思:鹊桥是指传说中牵连天地的一座桥梁,也用来比喻媒人牵线搭桥,促成男女之间的姻缘。

双星(shuāng xīng)的意思:指两颗星星,表示事物的双重性或双方的关系。

新秋(xīn qiū)的意思:新秋指的是秋天刚开始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开始阶段或者初期。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统故事。首句“七夕新秋节,双星旧会期”点明了时间背景,既为新秋时节,又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接下来,“鹊桥贪渡早,凤杼畏抛迟”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喜鹊搭建鹊桥的急切与织女对与牛郎短暂相聚的不舍,体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无奈。

“月下闻仙佩,云中望翠帷”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能听到仙界的轻盈脚步声,看到织女在云中遥望牛郎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浪漫色彩。最后,“长门当此夜,定自泣蛾眉”则借用了汉成帝皇后班婕妤被冷落的故事,暗喻了织女在与牛郎短暂相聚后,又将面对孤独与分离的现实,表达了对爱情悲剧的深深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夕节特定情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蕴含了对爱情、离别与相聚之间复杂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薛蕙

薛蕙
朝代:明   生辰:1489~1539年

薛蕙(1489~1539年),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薛蕙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薛蕙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薛蕙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猜你喜欢

临江仙.同表姒华贞素、表娣席素光、媳胡级荪、女瑶分咏闺课,得织布

弹罢纺馀机上处,抛梭纤手辛勤。

幽窗札札即天孙。底须绡比雾,绝胜锦争云。

织得素光成匹好,葡萄也有新纹。

并刀剪落看还频。寒儒堪制服,贫女可裁裙。

(0)

减字木兰花

扇团如镜。瑶草光与冰壶映。写就蝇头。

能洗闺中万斛愁。千军立扫。八斗才华争羡好。

声望如君。浪说当年供奉人。

(0)

百字令.戊子春暮,寓西湖,坐雨有感

绿肥红瘦,正东风欲转,燕莺声碎。

烟锁长堤芳草醉,无那两峰如髻。

湿翠粘天,断云贴巘,此际多新态。

倚栏凭眺,三径故园荒未。

堪怜美景良辰,没来由、只与愁相对。

何事天涯蝴蝶梦,流连客舍难退。

啼鸟多情,落红不管,领略无滋味。

暮春也动,闺思来诗内。

(0)

点绛唇.早春

帘幕轻寒,断肠渐入东风片。游丝千线。

难挽离愁半。小立回廊,划损雕栏面。春谁见。

梅花开遍。烟锁深深院。

(0)

临江仙.秋日

庭竹萧萧常对影,捲帘幽草初分。

罗衣香褪懒重熏。有愁憎语燕,无事数归云。

秋雨欲来风未起,芭蕉深掩重门。

海棠无语伴销魂。碧山生远梦,新水涨平村。

(0)

踏莎行.寒梅

冷耐西风,娇含宿酒。任它霜雪催寒骤。

平生傲骨木棱棱,花前一拜甘低首。

淡寞谁知,清高吾友。繁华阅尽何能久。

云廊月殿影欹斜,知君不是思春瘦。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