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斛买蛮娥,馀以求大邑。
- 鉴赏
这首诗《民谣(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与深刻思考。
“珠皆泪所成,不必鲛人泣。” 开篇即以珍珠喻为泪水的结晶,不局限于传说中的鲛人之泪,而是泛指人间的各种辛酸与苦楚。珍珠的形成往往需要经历痛苦的磨砺,这与人类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相呼应。
“三斛买蛮娥,余以求大邑。” 这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买卖蛮娥(可能是指女性奴隶或被贩卖的女子)换取财富,揭示了当时社会中贫富悬殊、人性扭曲的现象。同时,“大邑”一词暗示了权力与地位的追求,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人性悲剧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屈大均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沉的人文关怀,使这首《民谣(其二)》成为反映时代风貌和人性深度的经典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行药
行年将七十,衰病乃其时。
矧兹地气沴,州在大泽陂。
忆昨度炎暑,林莽居舍卑。
山色不到眼,地无清泉滋。
晴旸则炉冶,阴浊则蒸炊。
气脘疲呕泄,躯骸醉支离。
节气近寒露,生意稍可支。
故人在秦晋,知我穷至斯。
奁封众药品,皆自州土宜。
形味紫团宝,苗窗西岳奇。
灵如雪山草,秀比商岭芝。
是身本无有,疾病何用治。
自爱聊尔尔,道人母我蚩。
丸膏或㕮咀,何复求良医。
策杖行东圃,运动疏通之。
收复我冲粹,驱散彼邪疵。
养生固有道,一溉非难为。
千年鲍昭后,复有城东诗。
题句龙纬职方海棠轩
使君西州客,惯见海棠红。
彯缨出故里,扬马来汉宫。
醉当坐乖隔,年年梦春风。
荆州蜀门户,脉脉风气通。
此花何从来,根本移化工。
使君有新第,幽寓如山中。
小轩面城麓,交柯植双丛。
年光锦官远,颜色故园同。
想当春苞丽,无日樽酒空。
繁艳烧醉眼,顾眄增冶容。
地胜不在大,意适物易充。
双轮粲两朱,行将指炎封。
庖婢病跂自临鼎俎有诗
塘头买鲜鳞,戢戢杨柳贯。
不忧一日饥,遂可支两膳。
北方贵窗鱼,岂异此中窗。
但求杯碗充,焉问名实眩。
芼之姜芥蔬,杂以紫莼线。
虽非梁肉豪,乡思已过半。
甘芳渍蒙茸,软熟分片段。
佐我新炊粳,珠琲光粲粲。
春羹远无惭,枯鲞不足羡。
吾于饕餮衰,安此软暖燕。
昔人意不佳,多缘啖脯面。
圣贤亲鼎俎,毋庸厌烹馔。
白云楼
鬻熊城郭绕苍苔,万叠烟岚亦壮哉。
平地窥觎心未惬,重楼徙倚眼初开。
据襟风月争新入,刮目江山破迥来。
日落三峨知处所,云浮双阙欲崔嵬。
胡床不愧庾公兴,奕簟还思杜老才。
更待携衾尽清景,夜深栏槛逼昭回。
题韩左军马图
韩公画马称神笔,矫首昂藏山鬼泣。
眼明见此饮马图,乃知矩度不可轶。
定嫌昔日徐庾体,渴骥奔泉超法律。
骐骥骅骝志千里,屹立天闲甘伏枥。
气势相宜适操纵,肉骨兼匀称肥瘠。
世人但以骊黄求,翠驳玉花烦剪剔。
苦论右军爱鹅趣,知公爱马应成癖。
山阴道士不换经,已悟黄庭养生术。
持将此卷参马祖,待须一口西江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