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凭 何 十 一 少 府 邕 觅 桤 木 栽 唐 /杜 甫 草 堂 堑 西 无 树 林 ,非 子 谁 复 见 幽 心 。饱 闻 桤 木 三 年 大 ,与 致 溪 边 十 亩 阴 。
- 注释
- 草堂:诗人居住的地方。
堑:沟渠,这里指房屋周围。
树林:成片的树木。
子:您,对对方的尊称。
幽心:幽深的内心世界,隐居的心境。
饱闻:长时间听说。
桤木:一种落叶乔木。
三年大:生长迅速,三年就长得很粗壮。
致:招引,带来。
溪边:小溪旁边。
十亩阴:大片阴凉之地。
- 翻译
- 草堂西边没有树林,除了你谁还能领略我隐居的意趣。
长久以来我听说桤木生长迅速,期待它能在溪边带来大片阴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自然景象。开篇便以“草堂堑西无树林”设定了一种空旷氛围,接着“非子谁复见幽心”则透露出诗人独自居住于此,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长的关注与期待。这里的“桤木”是指栗树,诗人耳濡目染地观察到它们在三年间渐渐成长,而“与致溪边十亩阴”则表明这些树木带来的不仅是生命力,也为周围环境增添了凉爽的阴影。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心境和他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观察。同时,这也反映出杜甫作为一位充满关怀与责任感的诗人,他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关心着大自然的生命力和环境的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