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徵兵(zhēng bīng)的意思:徵兵是指国家根据需要征召壮丁入伍服兵役的行为。
都护(dū hù)的意思:指古代边防将领,也用来比喻保护边疆或领导一方。
贰师(èr shī)的意思:指在指挥、管理等方面出现失误或疏忽,导致事情出错或失败。
关道(guān dào)的意思:指阻止、封锁通道或道路,使人无法通过。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金鼓(jīn gǔ)的意思:形容喜庆、热烈的氛围或场合。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首望(shǒu wàng)的意思:指首次见到或第一次望见,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或景象。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营佐(yíng zuǒ)的意思:指辅佐、助力、协助。
玉关(yù guān)的意思:指高山峻岭,也比喻险要的关口。
佐贰(zuǒ èr)的意思:协助、辅佐
- 注释
- 绝塞:极远的边疆。
光禄:古代官职,这里指边塞地区。
孤营:单独的营地。
贰师:指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时期名将。
铁衣:战士的铠甲。
山月:高悬的山间明月。
金鼓:战鼓,象征战争。
朔风:北方的寒风。
都护:边疆地区的高级将领。
徵兵:征召士兵。
破虏:打败敌人。
玉关:玉门关,古代边关。
旌旗:旗帜,代指军队。
- 翻译
- 我驻守在遥远的边塞,辅佐着贰师将军的孤军营帐。
穿着冰冷铁衣在山月照耀下,听着战鼓在寒风中悲鸣。
每当都护征召士兵的日子,就是将军攻破敌虏的时刻。
挥舞马鞭踏上玉门关的道路,回头眺望那飘扬的旌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地区执行任务的情景。开篇“绝塞临光禄,孤营佐贰师”两句,通过对荒凉边塞和孤独营寨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的苍凉与军队的艰苦生活。
接下来的“铁衣山月冷,金鼓朔风悲”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萧瑟气氛。铁制的盔甲在寒冷的山月之下显得更加冰冷,而金色的战鼓在北风中敲出哀伤的音符。
“都护徵兵日,将军破虏时”两句,表达了将军在边疆执行任务,领导着士兵们抗击敌人的决心和行动。这里的“都护”是指高级军事长官,而“破虏”则是对战斗胜利的期望。
最后,“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两句,通过将军挥鞭行进于美丽的玉门关道路,以及他回头凝视那些飘扬在战场上的军旗,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将士们的赞颂和怀念。这里,“玉关道”可能是指玉门关,而“旌旗”则是指装饰着军功的旗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军队生活以及战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边疆将士们的英勇和忠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