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邓 子 及 冬 至 谢 送 笔 墨 韵 宋 /项 安 世 年 华 添 线 又 浮 灰 ,忽 忽 穷 愁 不 易 裁 。惟 有 病 人 知 客 意 ,故 冲 寒 雪 送 诗 材 。昔 夸 三 窟 今 成 缚 ,少 倚 千 寻 老 作 煤 。妙 用 反 从 穷 里 得 ,一 阳 端 自 剥 中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人(bìng rén)的意思:指生病的人或患有某种疾病的人。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冲寒(chōng hán)的意思:指为了抵御严寒而努力奋斗。
忽忽(hū hū)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轻松自在。
客意(kè yì)的意思:指客人的意思或意见。
妙用(miào yòng)的意思:指使用某种方法或手段时,能够巧妙地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或价值。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穷里(qióng lǐ)的意思:指贫穷、困苦的境地。
穷愁(qióng chóu)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和忧愁。
三窟(sān k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的地方。
诗材(shī cái)的意思:指写作才能出众,具有优秀的文学天赋。
添线(tiān xiàn)的意思:指在织物上加上一根线,比喻对已经完好无缺的事物再做无谓的增补,反而可能破坏原有的美好。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知客(zhī kè)的意思:知道怎样招待客人,懂得待人接物的礼仪。
- 翻译
- 岁月如梭,白发又添,困苦无尽难以排解。
只有病弱的人能理解他人的关怀,冒着严寒送来诗的灵感。
昔日豪言壮志如今却成了束缚,年轻时的高大理想如今只剩衰老和疲惫。
奇妙的才思反而在困厄中生发,生机勃勃的力量源自于剥落的深处。
- 注释
- 年华:岁月。
添线:增加白发。
浮灰:形容衰老。
忽忽:形容时间匆匆。
穷愁:困苦愁闷。
病人:比喻处境艰难的人。
客意:他人的情谊。
寒雪:严寒的雪。
诗材:创作诗歌的灵感。
昔誇:昔日自夸。
三窟:比喻多处避难之处。
今成缚:如今成了束缚。
千寻:极言高大。
老作煤:形容衰老如同煤炭。
妙用:奇妙的才思。
穷里:困厄之中。
一阳:象征生机。
剥中来:源自剥落的深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和邓子及冬至谢送笔墨韵》。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首句“年华添线又浮灰”形象地描绘了时光如线般飞逝,人生如尘埃般短暂,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接着,“忽忽穷愁不易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穷困与愁苦,难以排解。
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感受到病人的孤独与理解,朋友邓子在冬至之际送来笔墨,这份心意让诗人深感温暖。“昔説三窟今成缚”暗指过去的避难所如今成了束缚,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而“少倚千寻老作煤”则以树木的老化比喻自己的衰老,寓言式的表达显示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妙用反从穷里得,一阳端自剥中来”揭示出一个哲理:真正的智慧和艺术灵感往往源自于生活的艰难困苦,就像冬天的寒冷孕育着春天的到来。这不仅是对友人赠礼的感谢,也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自我激励。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