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玲珑仙室》
《玲珑仙室》全文
明 / 袁宗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巉岩空洞本天裁,石室分明翠积堆。

似兽胜形从地起,如盘孔穴明开

玉龙得雨腾霄去,杵臼浮烟饭佛来。

游遍金莲回首处,石床犹染药炉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杵臼(chǔ jiù)的意思:比喻勤劳努力的人。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浮烟(fú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金莲(jīn lián)的意思:指一个女人的美貌和狡诈。

空洞(kōng dòng)的意思:形容言辞或内容空虚、无实质。

孔穴(kǒng xué)的意思:指隐蔽、隐藏的地方。

炉灰(lú huī)的意思:指炉灶上的灰烬,比喻已经熄灭或没有用处的东西。

明开(míng kāi)的意思:明亮、开阔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腾霄(téng xiāo)的意思:指飞翔到极高的地方,形容志向高远或能力出众。

向明(xiàng míng)的意思:向着明亮的方向前进,意味着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袁宗与的《玲珑仙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奇观图。诗中以“巉岩空洞本天裁”开篇,巧妙地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比作天然的雕刻艺术,展现出一种宏伟而神秘的自然景观。接着,“石室分明翠积堆”一句,通过“翠积堆”这一形象的比喻,不仅描绘了岩石的色彩丰富,更赋予了其层次感和立体感,仿佛翠绿的宝石堆积而成的石室。

“似兽胜形从地起,如盘孔穴向明开”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岩石的形状比作从地面上生长出的怪兽,或是如同盘子般具有孔穴的奇特构造,这些形象生动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自然世界之中。

“玉龙得雨腾霄去,杵臼浮烟饭佛来”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玉龙在雨后腾空而去,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杵臼浮烟饭佛来”,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描绘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慰藉。

最后,“游遍金莲回首处,石床犹染药炉灰”以游人的视角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金莲,既可理解为自然中的花朵,也可象征着生命之花,而石床上的药炉灰,则可能寓意着自然与人类生活中的某种联系或转化,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类情感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宗与
朝代:明

袁宗与,始兴人。明世宗嘉靖九年(一五三〇)贡生。事见明嘉靖《始兴县志》卷下。
猜你喜欢

送赵玉甫赴穿山盐场

辟书朝东来,海上便拟寻蓬莱,坐令斥卤皆春台。

辟书暮西至,颁春又拟陪千骑,江水江花尽和气。

浮屠将就要合尖,荐雷唤起蛰中潜,东西惟命夫何嫌。

诸么争令出门下,意岂专为一日雅。

君姿秀整气清遒,露华凝晓月澄秋。

胸中武库森戈矛,笔下倒泻三峡流。

甘泉持橐侍凝旒,青毡旧物唾手收。

幡然正应侧席求,东行西行宁久留。

祖帐驰华轩,嗟余守环堵。

赠言古有證,临分敢无语。

纷纷曳紫腰黄金,俨然望之真天人。

万世在其后,念之徒酸辛。

富贵诚可乐,名义吁可畏。

此意傥无忘,雁来频寄字。

(0)

送杜尉秩满还天台

眼看时事废因循,官路三年子独勤。

袖有新诗频教我,邑无长策可留君。

向来过计忧周陨,此去何时静楚氛。

未必诗书尽虚语,勉哉行矣张吾军。

(0)

挽钱贤良

奏篇重彻冕旒前,欲挽银河荡八埏。

六计不为当世用,一编空受老人传。

规恢汉祚天方启,问讯南昌尉已仙。

遇合无人会成数,故山松柏惨寒烟。

(0)

挽徐夫人

奕世居公辅,齐眉肃妇仪。

鱼轩中岁乐,鸾镜暮年悲。

象笏子方贵,韦编孙有师。

悬知五花诰,不负蓼莪诗。

(0)

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

官仓出粟遍东西,多谢朱公念隐微。

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

当年国论无同异,此日民言有是非。

天上鸳鸿方刷羽,海边鸥鹭已忘机。

(0)

题吕城庙

吕公遗垒枕高冈,落日西风草木荒。

王气悬知南国在,不妨北面俨冠裳。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