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文挽词》
《少文挽词》全文
宋 / 戴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尘外科名,儒袍一半青。

凄凉旧友端的墓新铭。

池浃骚人墨,山空隐士星。

没言犹戒佛,引葬只刍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ǎowénwǎn
sòng / dài

chénwàishímíngpáobànqīng

liángjiùyǒuduāndexīnmíng

chíjiāsāorénshānkōngyǐnshìxīng

méiyányóujièyǐnzàngzhīchúl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刍灵(chú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智敏锐、思维敏捷。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旧友(jiù yǒu)的意思:旧友指的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也可以指与人有深厚友谊的人。

科名(kē míng)的意思:科学家的名字,指代有才能和学问的人。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隐士(yǐn shì)的意思: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人,也可以指对世俗生活不感兴趣,追求自我修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悼念一位名叫"少文"的朋友而作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故去朋友的深深哀思和怀念之情。

首句"尘外拾科名",暗示了少文生前可能是一位勤奋好学之人,虽然身在尘世之外,但通过努力获得了科举功名。"儒袍一半青"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学者形象,儒雅的青色衣袍象征着他的学问和修养。

"凄凉余旧友",表达了诗人对失去好友的悲凉心境,昔日的亲密关系如今只剩下凄凉的回忆。"端的墓新铭"则直接点明了挽词的主题,墓碑上的新铭意味着朋友的生命已经消逝。

"池浃骚人墨",将池塘比喻为承载着诗人和朋友共同创作的墨迹,寄托了他们深厚的艺术情谊。"山空隐士星"则以隐士之星喻指朋友的灵魂,暗示他在人世间虽已离去,但在诗人心中永远闪耀。

最后两句"没言犹戒佛,引葬只刍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无言的告诫,即使在生死别离后,仍希望他能如佛般超脱,而自己的哀悼之情只能以简单的草木之礼来表达。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沉痛的挽词,通过对逝者生前形象和身后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戴栩
朝代:宋

嘉定元年( 1208 )进士,累官太学博士,秘书郎、衡州知府,终官湖南安抚司参议官。学于叶适,得其旨要,文章法度,能守师传;诗与“永嘉四灵”相近。著有《五经说》、《诸子辩论》、《东瓯郡要略》(又名《东都要略》)、《浣川集》。
猜你喜欢

江行杂书

荒城日暮秋江长,䆉稏野熟秋风香。

青天茫茫不知处,扁舟卧入菰蒲乡。

波深浪静鱼鸭乐,遥林堕影同飞扬。

平生见画无此本,便欲默写悬高堂。

须臾雷雨涨深墨,渔户悉闭收牛羊。

篙人软语似怜我,拗蓬盖头编蒿床。

此时残怒尚什七,潇洒幸为清蚊虻。

无人静觉物性出,蚯蚓草虫歌晚凉。

铜山乳窦青最远,羞缩不似来时妆。

但馀田鸟如匹练,双双飞点暗烟黄。

山川一日几变态,人事百年安可常。

停舟起问鱼酒户,此地几年成战场。

虹梁羽化新起废,白骨无数埋前冈。

惆怅令人百忧起,饮客正酣歌发狂。

坐中悲乐谁竟是,归来玉兔摇沧浪。

(0)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其七

永日岂无饥,盗粟非所拟。

暍行岂无劳,恶木非所止。

君家碧梧轩,莲荷泛芳沚。

我来息凉阴,嘉宾荐君子。

(0)

雪窦飞雪亭和孙使君

匡庐亦有千寻瀑,无此陵虚翠玉台。

身倚老松天上立,眼看飞鸟雪中来。

山神禁肃难投唾,木落魂清得浣埃。

见说下岩堪对望,道人临壑剪蒿莱。

(0)

大涤洞天留题

长虹舞涧石磷磷,胜践还怜雨送春。

云木千章森翠幄,洞天九锁绝红尘。

丹藏仙谷生奇箬,香到龙祠泽旱民。

山有旧盟来更好,斋心恭对玉晨真。

(0)

山居十首·其一

深涧游群鱼,高树鸣幽禽。

山中白日长,同此逍遥心。

脱粳香可炊,浊酒聊自斟。

过兹非所求,孰为升与沉。

(0)

山居十首·其九

老妻倦缝纫,痴儿厌藜藿。

一贫谁复言,多累吾已错。

山半云可耕,山下泉可凿。

轩冕亦傥来,岂得长如昨。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