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以宁所作的《过采石(其二)》。诗中描述了采石矶(在今天的安徽省当涂县)西边的壮丽景色,"天堑"指的是长江,"牛渚矶"是江中的险峻石岸。"燃犀"典出《晋书·温峤传》,形容水下黑暗,点燃犀角可以照亮,这里暗指采石矶水势汹涌。然而,诗人强调如今江面平静如掌,暗示时光变迁,昔日的险恶已不复见。
最后一句"薄暮渔童买酒归"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渔童在傍晚时分悠闲地买酒回家,显示出生活的安逸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自然景物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宜晚堂,送江架閤还奉化
隆替理之常,仕进难固必。
在事寡尤悔,于心孰欣戚?
从来黄甘里,先庐颇完葺。
虽非大哉居,亦异环堵室。
归来宜晚岁,怀抱得所适。
讴吟及芳辰,言笑共佳夕。
赤城有霞气,光照五色笔。
门前有大路,而无车马迹。
幸焉返初服,素愿于此毕。
冥冥江上鸥,矫首羡归翼。
满江红.重阳后四日偕姚古芬荔生晋竹酒楼小饮薄暮而归古芬限登楼持螯四字各填平韵满江红一阕分得持字
何处斜阳,刚照见、西风鬓丝。
早一阵、晚鸦盘急,高楼暮时。
剖橘搓橙乡味好,霜螯左手且须持。
有故人、招饮补重阳,吾敢辞。巾边侧,花一枝。
炉边熟,酒一鸱。也不妨狂饮,烧灯写诗。
前夕青山应冷笑,明朝红叶莫来迟。
便黄昏、归路不愁迷,明月知。
摸鱼儿
问西湖、花天月地,晨星几点何处。
玉川渐老元龙死,大半天涯羁旅。
君且住,听五鼓灯鸡,起作刘琨舞。侠肠快吐。
算枥马腾蹄,韝鹰脱臂,莫便怨迟暮。
年来事,聚散波萍几度。华筵那得千古。
读书容易多情累,红豆相思最苦。今渐悟。
把别调琵琶,翻入伊凉谱。
他年遇汝,认画壁旗亭,双鬟叠唱,贳酒两人赌。
永遇乐.扬州除夕,和竹坨韵
何事飘零,天涯除夕,几度羁旅。
今夜邗江,去年燕市,客泪双垂缕。
银灯初卸,金壶频咽,不寐更筹閒数。
更谁听、扬州歌吹,拨火寒炉无语。
凄凉东阁,官梅初发,对酒看人儿女。
三十年来,镜中绿鬓,都被儒冠误。
清溪白屋,团圞兄弟,梦里分明曾去。
正相思、关山南北,夜阑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