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不之知,为肉诚可羞。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官职(guān zhí)的意思:指担任官员的职位或职务。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祭肉(jì ròu)的意思:用于形容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做出牺牲或献出财物。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愆尤(qiān yóu)的意思:指过失、过错、过失
司寇(sī kòu)的意思:司寇是指官员担任监察和审判职责,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法律的人。
无足(wú zú)的意思: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条件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注释
- 仲尼:孔子的字。
鲁司寇:鲁国的司法官。
从祭:次等的祭祀。
戴冕:古代官员的礼帽,象征地位。
奔诸侯:拜访各国诸侯。
愆尤:过失和责备。
后世:未来的历史或后代。
皎皎:光明磊落的样子。
- 翻译
- 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官职已经很高。
祭祀时他没有得到足够的肉食,却戴着冕冠去奔走各国诸侯。
当时的人并未理解他的苦衷,认为他为肉食之事感到羞耻。
其实君子心中有更大的抱负,众人只看到他的过失。
他把这些放在身后,留给后人评价,光明磊落,无需过多担忧。
-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孔子(仲尼)崇高品德和智慧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面对现实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诗中“鲁司寇”指的是孔子的家乡鲁国,孔子虽然身为大夫(官职),地位已然尊崇,但他在祭祀时甚至连肉都吃不上,这种清贫的境况并未减损其德行和智慧。戴冕奔走于诸侯之间,是指孔子周游列国,推广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
“当时不之知”表达了当时人们没有认识到孔子的伟大,而“为肉诚可羞”则是说孔子对物质利益的淡漠,使他在困难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君子意有在,众人但愆尤"意味着君子之心始终如一,而普通人却常常迷失方向。
最后两句“置之待后世,皎皎无足忧”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保持乐观的态度,即使目前处境艰难,也相信自己的选择和信念将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得到认可和尊敬。整首诗不仅是对孔子的颂扬,更是苏洵自己面对困境时坚守理想和品德的写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迁莺
琼姿冰体。料莹光乍傅,广寒宫里。
北陆寒深,南园春先,此后万花方起。
剪霞斗萼,栽芯砌□,天与高致。
大潇洒,最宜雪宜月,宜亭宜水。好是。
天涯庾岭上,万株浮动香千里。
屏写横斜,鬟插垂袅,占尽秀骨清意。
醉魂易醒,吟兴信来,佳思无际。
为传语,向东风,甘使无言桃李。
喜迁莺.春宴
韶华骀荡。看化工尽力,安排春仗。
薄雾霏烟,软风轻日,物态与人交畅。
鸟声弄巧千调,楼影垂空十丈。
乱花柳,粲宝钿缨络、彩丝帷帐。佳赏。
辉艳冶,笑语盈盈,花面交相向。
歌运长缫,酒凝深碧,和气盎然席上。
好春易苦风雨,人意难逢舒放。但拍掌。
醉陶然一笑,忘形天壤。
望海潮.泛舟
轻云过雨,炎晖初减,楼台片片馀霞。
曲径通幽,小阑斜护,水天薄暮人家。
暝色趣归鸦,竹风交立玉,清透窗纱。
断岸涟漪,乱萍芳苇绕烟沙。依稀画艇莲娃。
掩鲛绡微沁,急桨咿哑。
香雾霏微,冷光摇曳,娅红深映低花。天际玉钩斜。
矶边菱唱答,惊断鸣蛙。
满棹白蘋归去,幽兴绕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