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起处(qǐ chǔ)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山形(shān xíng)的意思:指山的形状或山脉的走势。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形夭(xíng yāo)的意思:形态不健全,容易夭折。
夭矫(yā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行为优美、灵活。
紫磨(zǐ mó)的意思:指修行的人通过长时间的苦修和磨练,获得了超凡的智慧和力量。
- 翻译
- 山势如同出鞘的青光利剑,日光朦胧如紫色的宝石研磨。
走过世间众人却无人知晓,午后的炊烟升起之处便是邯郸城。
- 注释
- 山形:形容山势。
夭矫:蜿蜒曲折的样子。
苍精剑:比喻山峰的锐利和青翠。
日影:阳光的影子。
曈昽:光线微弱不明的样子。
紫磨丹:紫色的宝石,这里比喻日光。
度尽:走遍。
世人:世人,指普通人。
午烟:中午的炊烟。
邯郸:古代地名,这里可能象征着某个地方或者梦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山形夭矫苍精剑"运用了比喻,将山峦的形态比作一把出鞘的利剑,展现了山势的陡峭与峻峭,犹如青苍的宝剑直插云霄。"日影曈昽紫磨丹"则描绘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间的光影效果,仿佛紫色的宝石经过精心打磨,色彩斑斓。
"度尽世人人不识"表达了诗人对吕仙翁庙的隐秘和人迹罕至的感慨,暗示着这里远离尘世纷扰,只有少数人能识得其真正的价值。最后以"午烟起处是邯郸"收尾,午后的炊烟袅袅升起,点明了庙宇的具体位置,也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赞美了吕仙翁庙的幽静与超凡,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道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耆英会·其二
四人三百一十岁,相知始为鹿鸣会。
后来仕路各飞腾,半在朝中半江外。
金犀横带谢与王,事业功名两相配。
龚潘白首尚为郎,胸襟洒落春云蔼。
伟哉英达四老成,用舍行藏总无愧。
会中同游更五人,惟我庸愚荷遮盖。
朅来宴会少宰堂,百味珍羞杂莼脍。
酒行随量坐序年,不偏致身官小大。
古选新诗首首赓,清风明月时时在。
圣恩如海长自深,归来岂为宦成怠。
祗今居处贵养心,箧中那用三年艾。
送杨士伟佶充贡赴南畿秋闱
君年十五二十时,雄词健笔人共推。
功名失意等閒过,不随曲学争奔驰。
春风吹起冲霄翼,承恩赐对金銮掖。
纵横礼乐三千言,铺张王道皆忠赤。
客窗会我正忘情,书来又向金陵行。
一尊绿酒沙头别,满路青云足下生。
金陵太学人如蚁,试问如君能有几。
大手须呈五凤楼,强弓拟发穿杨技。
扩斋夫子是吾师,别后蹉跎复岁馀。
相逢为问平安否,莫咎疏慵少寄书。
送郑大经教授顺德为彭凤仪作
京师三月春熙熙,杏花未落杨花飞。
紫陌红尘扑人面,何堪与客相别离。
念君与我共乡县,沦交自昔忘贫贱。
十年泮水对床眠,万里云霄同鹗荐。
一从看罢上林春,宦海奔波各致身。
匡衡抗疏精神倦,刘向传经事业新。
年华冉冉同流水,每得君书悲复喜。
朅来邂逅未成欢,又见青毡逐行李。
望中何处是邢台,百雉层城亦壮哉。
磁川树色云边见,漳水山光天际开。
怜君此去头尚黑,馆下诸生眉半白。
栋梁榱桷不自成,楩楠梓杞维君择。
太邱侍御我所知,年来督学共称宜。
鹭车到日重抡秀,定叹英贤异昔时。
《送郑大经教授顺德为彭凤仪作》【明·李廷美】京师三月春熙熙,杏花未落杨花飞。紫陌红尘扑人面,何堪与客相别离。念君与我共乡县,沦交自昔忘贫贱。十年泮水对床眠,万里云霄同鹗荐。一从看罢上林春,宦海奔波各致身。匡衡抗疏精神倦,刘向传经事业新。年华冉冉同流水,每得君书悲复喜。朅来邂逅未成欢,又见青毡逐行李。望中何处是邢台,百雉层城亦壮哉。磁川树色云边见,漳水山光天际开。怜君此去头尚黑,馆下诸生眉半白。栋梁榱桷不自成,楩楠梓杞维君择。太邱侍御我所知,年来督学共称宜。鹭车到日重抡秀,定叹英贤异昔时。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667c6d8439062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