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梦困其独,微吟惬所同。
閒中徒著句,高处尽归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二十日入章泉次韵昌甫所赠》。诗中描绘了诗人进入章泉后,与朋友昌甫的交往和情感交流。诗中运用了“老梦”、“微吟”、“閒中”、“高处”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老梦困其独,微吟惬所同。”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梦境的困扰,但通过微吟(低声吟唱)找到了与朋友共鸣的喜悦。这里,“老梦”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憧憬,“困其独”则表达了孤独感,而“微吟”则是寻求心灵慰藉的方式,与朋友的共鸣则带来了满足感。
“閒中徒著句,高处尽归翁。”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在闲暇时光里创作诗句,而这些诗句最终汇聚成了诗人的精神世界,如同山峰之巅归于老翁的心灵。这里的“閒中”指闲暇之时,“著句”即创作诗句,“高处”可以理解为精神的高地或艺术成就的巅峰,“归翁”则暗示了诗人通过创作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成熟或自我实现。
“一代文章志,诸方风俗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作品的重视,认为它们能够记录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成为了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一代文章志”强调了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诸方风俗通”则说明了文学作品能够跨越地域界限,反映多元的社会生活。
“息交惟士贱,尚友则师隆。”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友谊和师承关系的看法。其中,“息交”意为减少社交活动,“惟士贱”可能是指在社交中更看重与有德行之士的交往;“尚友”则表示崇尚与智者为友,“则师隆”意味着将师长视为崇高的榜样。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真正友谊和知识传承的珍视,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文学创作、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山。
今日迎我马,䰀鬌拥髻鬟。
白塔映朱阁,间见青林间。
问我岂忘之,扬鞭亟西还。
西还亦聊尔,行矣来凭栏。
扰扰红尘中,岂无一日闲。
会复赓此诗,大书榜其颜。
但恐厄风雨,清游天所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