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上曲·其二》
《塞上曲·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八月渔阳外,凄凄塞草腓。

满城炊白骨,几处捣寒衣。

细雨连狐啸,惊风断雁飞。

长安戍妇,可复梦金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金微(jīn wēi)的意思:微小而珍贵的财富或才能。

惊风(jīng fēng)的意思:形容事情突然发生,引起人们的惊讶和震动。

凄塞(qī sāi)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寂寞凄凉。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戍妇(shù fù)的意思:指在战争期间,丈夫被征召入伍,妻子留在家中等待丈夫归来的妇女。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鉴赏

这首《塞上曲(其二)》描绘了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战争带来的悲惨现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八月渔阳外,凄凄塞草腓。” 开篇即点明时节与地点,八月的渔阳,边塞草木凋零,一片萧瑟之景。这里运用了“凄凄”和“腓”这两个词,生动地描绘出边塞草木因寒冷而枯萎的情状,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

“满城炊白骨,几处捣寒衣。” 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边塞城市,描述战争带来的残酷后果。满城炊烟中飘散的是白骨,几处捣衣声中蕴含的是对亲人的思念。这两句通过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痛苦。

“细雨连狐啸,惊风断雁飞。” 细雨与狐啸,惊风与雁飞,这些自然界的景象在诗中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细雨连绵,狐啸凄厉,暗示边塞环境的恶劣;惊风呼啸,雁群惊飞,则象征着战乱中的动荡不安。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悲凉的画面。

“长安多戍妇,可复梦金微。” 最后两句将视角拉回长安,指出边塞战争不仅影响到边疆地区,也波及到遥远的都城。戍妇们远离家乡,思念亲人,她们的梦中或许还存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这里通过对比长安与边塞,表达了对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生活的苦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和丹岩述志

蠹简鑽研眼欲穿,读书何似夏侯玄。
文传可使纸增价,酒尽何妨尊屡眠。
唾落成珠皆至宝,笔耕有粟胜良田。
席珍尽足埯时聘,经史何劳手更编。

(0)

和南塘瑛东轩春日即事

十分春过半,穉绿已侵花。
又见源抽蕨,相将舌吐茶,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
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
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
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0)

和张菊存寄诗二首

江湖诗价满,竞说弟兄难。
才压曹刘短,气凌郊岛寒。
骚坛新领袖,上国旧衣冠。
未见诗先得,今人作古看。

(0)

挽南塘朱检阅二首

传笏自文昌,身名克显扬。
蜚声腾宦路,接武近鸳行。
廉尚冰霜洁,吟篇风露香。
晚年陶靖节,松菊更凄凉。

(0)

白霅和石山

扁舟汎清霅,游屐遍恋。
幽讨离家久,新吟借客看。
槐阴风转夏,梅子雨留寒。
不谓浮云迹,烦君上笔端。

(0)

赓沈赞府题二陆草堂

落木萧萧古寺秋,翠屏如画雨实收。
堂基千载书香在,谁为机云记旧游。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