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果随归惯,溪鱼入馔频。
教疏难尽礼,俗朴易居贫。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田家杂兴五首(其四)》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简朴。首句“耕樵无远地”展现了农夫们生活节奏的贴近自然,无需远行就能获取所需的生活资料。次句“嫁娶止比邻”则反映出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乡土社会的和谐。
“山果随归惯,溪鱼入馔频”两句,通过日常饮食中的山果和溪鱼,体现了农民对自然馈赠的依赖和享受,生活虽然简单,却自给自足,充满了田园乐趣。接下来,“教疏难尽礼,俗朴易居贫”揭示了乡村教育条件的有限,但人们淳朴的风俗使他们容易适应贫困的生活。
最后两句“但祝时年好,烧钱拜社神”,表达了农民对丰收和平安的朴素愿望,他们通过烧纸钱祭祀社神来祈求好年景,体现出对传统信仰的虔诚和对生活的朴素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明朝乡村生活的场景,展现了农民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壬申秋大水,一雨乃孤注。
九年锱寸积,曾未办朝露。
陂塘此何日,还我沧洲趣。
夜来云初作,期待一如故。
既闻渐成阵,尚谓行且住。
甫寸惊已狂,及犁叹无数!
平明报三尺,感激泪将雨。
玄功亦雄哉,回旋易指顾。
呼酒欲鲸吞,哦诗有神助。
区区喜与忧,岂为一饱虑。
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
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
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
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
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