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十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社会中的一种现象,通过对比大东门与小东门的景象,以及对花田征税后价格变化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经济与生活状态的一个侧面。
首句“大东门接小东过”,以空间的连贯性引入场景,仿佛引导读者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地方,暗示着两地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或对比。接着,“衾艳衣香羡此多”一句,通过“衾”(被褥)和“衣”的细节,以及“艳”和“香”的形容词,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充满色彩与香气的生活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富足与美好。这里的“羡”字,表达了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的反思。
接下来的两句“闻说花田重徵税,花排花串价增高”,则将视角转向了社会经济层面。通过“闻说”二字,诗人巧妙地引入了一个社会现象——花田因加重税收而导致的价格上涨。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复杂性,也暗示了政府政策对民众生活的影响。通过“花排花串”这一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花田的繁盛景象,也突出了价格上涨后的市场反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立体、生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台湾社会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社会变迁与经济活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社会观察与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