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丛台(cóng tái)的意思:指许多台阶连在一起,形成一片丛生的景象,比喻人多、事多、情况复杂。
归国(guī guó)的意思:返回祖国,回到自己的国家。
和璧(hé bì)的意思:指两个不同的事物和谐相处,和睦共处。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卢生(lú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非常勇敢、坚定,不畏困难或危险。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生一(shēng yī)的意思:指生命的开始或者创造的起点。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苔斑(tái bān)的意思:指墙壁、石头等表面上长出的苔藓斑点。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杳霭(yǎo ǎi)的意思:形容天空或远方的景色模糊、朦胧。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大谟的《丛台》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画面。首句"百尺丛台杳霭间",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丛台之高且隐于云雾之中,给人以神秘而古老的感觉。"行人指点赵江山"则借路人的指点,暗示丛台与赵国历史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的两句"吕妃一去不归国,和璧他时亦入关",通过吕后的故事,寓言般地表达了世事变迁,珍贵物品也可能随历史潮流而流转。"月洞千年秋草长,眉池终古碧苔斑"进一步描绘了丛台的荒凉与沧桑,月洞和眉池历经千年,仍留存着岁月的痕迹,苔藓斑驳,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两句"沧桑几变余陈迹,并作卢生一梦看",诗人以卢生梦蝶的典故,感慨丛台虽历尽沧桑,但终究只是过往的遗迹,如同一场梦幻,提醒人们要以超脱的心态看待历史的兴衰更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丛台为载体,寓言历史变迁,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东坡雪诗十六韵三首·其一
久从云共商,稍与霰相和。
初看稀可数,渐觉多难奈。
如尘塞道起,似块当空堕。
练捣万家砧,糠扬千廪簸。
学舞势僛僛,争辉明瑳瑳。
昆岭玉成灰,闽溪茶出磨。
瘠土总生腴,衡门亦堆货。
樵苏带粉檐,刍秆如冰剉。
朱毂化瑶车,华鞍变毡坐。
儿看废晨诵,犬走妨宵卧。
漫天一远近,盖地均坎坷。
改却松篁青,遮尽粪壤涴。
独有井成穿,惟馀江带破。
处处作花衢,家家产盐课。
银富不忧贫,米多宁患饿。
比兴岂无因,贱贫聊自贺。
大雨破块而入书籍尽湿
容斋先生楚楼北,案上文书似山积。
夜来醉卧不知晓,骊龙翻空作戏剧。
巽二颠狂助叫号,吹下银河八千尺。
阿香寤起推云车,铁鼓金轮吼空壁。
先生鼻息正雷鸣,万状千声惊不得。
兴阑无奈此生何,喷入寒窗弄文墨。
海神推浪上蓬莱,天汉回波浸圭璧。
苏卿引水灌西周,柱下老君翻藏室。
子美多应是水仙,遗稿犹罹耒阳厄。
初疑汉室滥觞馀,又如高凤堂中麦。
儿童见者各心惊,先生笑罢吟肩侧。
秦火虽焚道不焚,唐舟纵溺文难溺。
摸索枯肠问雨师,奈我胸中真六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