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尔波帆收北指,惭余霜鬓对东涂。
《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也予昔所见殊不类是殆大苏所咏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耳花家剪双头见寄始觉首四作之误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滇蜀村歌云披蓑衣打杖头鼓风流在何处予拟答乡谚云雪落长江里依旧化作水何不落则雨却要是个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种名为扶桑花的植物的细致观察与赞美。诗人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扶桑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翠幄青栏半面扶”,以“翠幄”和“青栏”形容扶桑花的绿叶与枝干,仿佛是翠绿色的帷幕和青色的栏杆,形象地展示了扶桑花生长环境的清新与生机。接着,“烘脂炙粉照苍梧”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扶桑花比作涂抹了脂粉的女子,光彩照人,如同照亮了苍梧山,突出了花朵的鲜艳与美丽。
“稍疑垆妇频中酒,莫认昭君肯嫁胡”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扶桑花的娇艳与独特。垆妇与昭君的故事,分别象征着美酒与远嫁异国的女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扶桑花既不沉醉于酒色也不轻易远嫁他乡的品质的赞赏。
“幸尔波帆收北指,惭余霜鬓对东涂”两句,转而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庆幸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扶桑花,同时也对自己已逝去的青春感到一丝遗憾。
“嫣然一笑如相问,侬是南鹏第几雏”结尾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扶桑花以生命,仿佛它在微笑询问诗人:“您是谁?”诗人则自谦地回答:“我是南鹏的第几个孩子。”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扶桑花的细腻描绘与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