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过梅墅午麻溪,别制秧歌被耦犁。
我亦来分馀馂好,汤公祠下啖豚蹄。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早经过梅墅,午后到达麻溪的情景,途中他参与了农事活动,体验了当地的生活习俗。诗中提到“别制秧歌被耦犁”,展现了农忙时节的热闹景象和农民们劳作的场景。接着,“我亦来分馀馂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体验的分享与喜悦,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最后,“汤公祠下啖豚蹄”则暗示了诗人参观了当地的名胜古迹,并享受了地方特色美食,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清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山花何如水花洁,江乡又作三年别。
银潢一派写秋光,绿浪红云几明灭。
孤标不藉阑槛护,皓质岂因泥滓涅。
江梅冲寒面如玉,岩松积岁髯疑铁。
清严淑丽各有态,根性已是多生结。
铜池碧影落天镜,东轩未到吾能说。
一泓便有五湖意,造物信可儿童窃。
翠盘跳珠散凉雨,梦回晓枕声未绝。
恍疑误入水仙府,万队红妆拥旌节。
鉴湖终期明主赐,云锦只恐天机撤。
书生俭算亦有计,胜赏直与吟诗折。
拂空翠盖摇双桐,桐阴袅袅来天风。
仙山秋日如春融,琪花瑶草长丰茸。
道人晏坐侍青童,玉尊缥醴清若空。
洪厓有约浮邱公,青禽误集东皇宫。
飙轮西来滞瀛蓬,停觞思入虚无中。
皇览揆予始鸿濛,五十四载遗尘踪。
玄纲袖领繄尔宗,馀事复到临池工。
良常西麓新宫崇,金书玉刻腾蛟龙。
幼霞回首玄卿翁,人间天上将无同。
蟠桃正熟火枣红,水边处处黄花丛。
青山隐隐云重重,归来何时寻赤松。
冰柱谁家长万尺,世人未见神仙宅。
昆崙五城楼十二,一一银山半天白。
天河倒挂楹栋间,下视蓬婆等卷石。
东方有士古袁安,平生自信干人难。
闭门僵卧三日雪,早起翻念神仙寒。
书生未试多濩落,此事几为流俗叹。
草堂相对一尊酒,龙公水妃互奔走。
须臾瀰漫天地变,崖堑区区复何有。
瓦沟何恨太飘忽,桧顶何亲独淹久。
从来幸不分町畦,此日宁须问容受。
晚来笔冻可柰何,满庭落叶寒风多。
嫦娥矫立碧云里,似欲斗彩撩清哦。
我今有诗亦不作,此雪讵堪还更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