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寄丁明府》
《九日寄丁明府》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病里登高意,村边社树苍。

有欢开酒禁无力诗狂

鬓花簪丑,秋襟水照凉。

如何明府不肯重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花(bìn huā)的意思:指头发上的花白。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意(gāo yì)的意思:指高尚的情意、崇高的意愿。

酒禁(jiǔ jìn)的意思:禁止饮酒。

开酒(kāi jiǔ)的意思:指开封封存的酒,比喻事情被揭发或暴露出来。

明府(míng fǔ)的意思:指明亮正直的官员,也用来形容治理能力出色的官员。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社树(shè shù)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的场所或团体。

诗狂(shī kuáng)的意思:指对诗词痴迷、热爱到疯狂的程度。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九日寄丁明府》描绘了诗人在病中仍登高赏景的情境。首句“病里登高意”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体不适,但对节日习俗和自然景色的热爱并未减少。接着,“村边社树苍”写出了农村社日的景象,社树古老而苍翠,富有浓厚的乡村气息。

“有欢开酒禁”一句,通过“有欢”二字传达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即使在病中,也能借酒驱散忧愁。然而,“无力控诗狂”则流露出诗人因病体衰弱,难以尽情挥洒诗才的无奈。

“老鬓花簪丑”以自嘲的方式描述自己衰老的容颜,虽有秋水般清凉的心境,但岁月的痕迹无法掩饰。“秋襟水照凉”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凉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最后,诗人以疑问作结:“如何丁明府,不肯共重阳?”表达了对友人丁明府未能共度重阳佳节的遗憾和期待,显示出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病中生活的苦涩,又有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传统节日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塞下曲

沙碛风高敌骑侵,将军新战贺兰阴。

塞霜晓角降王泪,汉月秋笳壮士心。

刀上洗瘢青血冷,营前望气白光沉。

旄头未落边烽急,肠断空闺戍妇砧。

(0)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十一天门

天门开,辟九重。上帝居,百灵从。瑶为台,璇为室。

枢紫贝,牖金碧。吐望舒,宅曜灵。建雷鼓,树霓旌。

左苍龙,右白虎。守飞廉,卫玄武。灵光被,六合周。

烛万景,洞九幽。励精诚,荐嘉藻。永如期,锡难老。

灵烂烂兮载扬光。清飙激云下羽?。

牵牛织女行七襄。蛾眉稚齿纷君堂。

灵目成兮悦而康。合柷敔兮陈笙簧。

天门呀然豁扶桑。双翼乘风朝紫皇。

揖西王母携东方。食蟠桃实乘乘黄。

周历八纮度九域。吐纳真精戏无极。

(0)

黄竹歌

黄竹生来黄,不烦唤为碧。

与娘作笼具,共誇真金色。

(0)

正月十一日宿禄礼寄丘月渚杨溪山张见梅杨墨池

客星无定影,惊鹊又迁枝。

避地仍多阻,还家未有期。

东桥花月夜,南浦蕙风时。

携手难同赏,劳歌寄所思。

(0)

念奴娇.叠韵寿桂洲

天下奇才,算蛟龙、终不是池中物。

妙小文章惊海内,秀气降生东璧。

八柱擎天,三长冠世,节操逾冰雪。

神仙宰相,元来同是人杰。

同朝瑞霭茏葱,蓬莱阆苑,青鸟翩翩发。

报道桑田还变海,铜狄要看磨灭。

赤暑全消,金风初动,进贤冠上发。

况堪心事,一片长安秋月。

(0)

孤山

孤山葱而郁,仰止林逋宅。

舍舟入荒蹊,森森荫松柏。

往代云龙会,夫子戢鸿翮。

皋夔道已沉,巢许心所获。

岂无桃李颜,寒梅自贞白。

皎皎空谷遗,长愧缨冕客。

西瞻岳山坟,悽其暮烟碧。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