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散(cháo sàn)的意思:指朝廷政权瓦解,朝廷官员四散逃亡的情景。
春赛(chūn sài)的意思:春天的比赛,比喻新生事物的竞争。
斗歌(dòu gē)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歌唱时互相竞争,以展示各自的才艺和能力。
歌风(gē fēng)的意思:指歌曲的风格和风貌。
口对(kǒu duì)的意思:面对面地交流或对抗
龙气(lóng qì)的意思:指雄壮威武的气势,也可表示某人斗志昂扬、气势磅礴。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铜鼓(tó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用铜制成的鼓,比喻有声势,却无实际作用的东西。
外难(wài nán)的意思:外部的困难或障碍。
相和(xiāng hè)的意思:相互协调一致,和谐相处。
映红(yìng hóng)的意思:指受到阳光照射而变红。也用来形容受到好消息、好事等的刺激而激动。
鱼篮(yú lán)的意思:指一个容易被攻击或被击败的局势或处境。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 鉴赏
这首《河渎神》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此词描绘了祠口与浮罗之间的景象,以及春日里人们在祝融之地进行的祭祀活动,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词中以“祠口对浮罗。攀枝红映红波”开篇,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祠口与浮罗相对,枝头的花朵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红绿交织,美不胜收。接着,“女蛮春赛祝融多。数声铜鼓相和”,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日里,女蛮人聚集在祝融之地进行祭祀比赛,铜鼓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响相互应和,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和谐的氛围。
“潮去潮来兰桨便。龙气时时惊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祭祀活动中的场景。潮水的涨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兰桨的划动则代表着人们的行动与参与。同时,龙气的出现,既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
最后,“蚬?鱼篮朝散。斗歌风外难断”描绘了祭祀活动结束后的情景。蚬?鱼篮代表了人们收获的成果,朝散则意味着人群逐渐散去。而斗歌之声,则在风中飘荡,难以断绝,象征着欢乐与喜悦的余韵悠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盛况与民俗风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