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晨起题庵壁》
《冬日晨起题庵壁》全文
明 / 智舷   形式: 古风

庵前万叶风扫空,欲死不死孤劲松。

省曾雷击天忽裂,鳞甲云雨如狞龙。

北风萧萧草短枯,云色不动天模糊

地肤龟裂骨立,冻死冢穴长生狐。

僵卧惊起触冷雪,麻衣线粗冰欲折。

不见雪山老子骨如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长期生存,永远存在。

地肤(dì fū)的意思:指土地的表皮。

风扫(fēng sǎo)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扫荡一切。

骨立(gǔ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气质非常坚强,刚正不阿。

龟裂(jūn liè)的意思:形容物体表面出现细小的裂纹。

僵卧(jiāng wò)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死后的姿势僵硬地躺着。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雷击(léi jī)的意思:指遭受到突如其来的打击或惩罚。

鳞甲(lín jiá)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续或严密。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水骨(shuǐ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柔软,没有力气。

万叶(wàn yè)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多,无法计数或统计。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雪山(xuě shān)的意思:指高山上积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庵堂外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严寒与生机。首句“庵前万叶风扫空”,描绘了风扫过庵前树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欲死不死孤劲松”一句,通过对比“欲死”的松树和其“孤劲”的生命力,表现了松树在严冬中的坚韧不屈。

“省曾雷击天忽裂,鳞甲云雨如狞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雷电比作狞龙,形象地描绘了雷电的威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

“北风萧萧草短枯,云色不动天模糊”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阴沉,北风呼啸,草木凋零,天空模糊不清,给人一种压抑感。

“地肤龟裂水骨立,冻死冢穴长生狐”描绘了大地龟裂、水源干涸的景象,以及狐狸在寒冷中寻找生存之地的艰难,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残酷。

“僵卧惊起触冷雪,麻衣线粗冰欲折”通过人物的行动,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感受,僵卧的人被冷雪惊醒,麻衣在冰下几乎要断裂,形象地展示了严冬的极端寒冷。

最后,“君不见雪山老子骨如铁”一句,以雪山为喻,强调了即使在极端环境下,生命依然坚韧不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意志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清晨庵堂外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蕴含了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智舷
朝代:明

明僧。浙江嘉兴人,字苇如,号秋潭。居秀水金明寺。晚于西郊建黄叶庵,自称黄叶老人。庵有修竹百竿,晨夕手自拂拭。有《黄叶庵诗集》。
猜你喜欢

明堂庆成诗·其二

清庙严更夜未央,珠星璧月璨殊光。

香飘黄道移天步,烛引红纱转殿廊。

祼荐交神诸室醉,骏奔执豆庶羞芳。

都人报道君王喜,净睹和銮入建章。

(0)

自叹

绿槐云影弄黄昏,月照牢愁半掩门。

一片心如千片碎,十分须有二分存。

沙边黄鹄长回首,江上杜鹃空断魂。

竖子溷人漫不省,红缨白马意轩轩。

(0)

元日

铁马风尘暗,金龙日月新。

衣冠怀故国,鼓角泣离人。

自分流年晚,不妨吾道春。

方来有千载,儿女枉悲辛。

(0)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其七

听著啼鹃泪满襟,国亡家破见忠臣。

关河历落三生梦,风雪飘零万死身。

丞相岂能堪狱吏,故侯安得作园人。

神农虞夏吾谁适,回首西山继绝尘。

(0)

小清口初三日

乍见惊胡妇,相嗟遇楚兵。

北来鸿雁密,南去骆驼轻。

芳草中原路,斜阳故国情。

明朝五十里,错做武陵行。

(0)

石井泉次沈太守韵·其三

灵源显晦岂无时,便有高人作已知。

赏识先从石湖老,发扬更赖隐侯诗。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