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沈犬警清宵迥,檐转堂阴白昼闲。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李 端 明 宋 /林 季 仲 洗 尽 烟 岚 见 海 山 ,池 塘 春 草 亦 怡 颜 。野 沈 犬 警 清 宵 迥 ,檐 转 堂 阴 白 昼 闲 。移 镇 又 传 三 叠 鼓 ,告 庭 行 促 百 官 班 。攀 辕 父 老 休 相 忆 ,总 在 炉 锤 橐 籥 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官(bǎi guān)的意思:指各级官员,也指官僚体制。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叠鼓(dié gǔ)的意思:指连续不断地鼓起,形容声音或气势连绵不断。
橐籥(tuó yuè)的意思:橐籥是指古代官员背负的行囊,比喻官员的职责、责任。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官班(guān bān)的意思:指官吏的职位和等级。
老休(lǎo xiū)的意思:指年纪大了,需要休息或退休。
炉锤(lú chuí)的意思:指炉火炙烤的铁锤,比喻经受烈火的锤炼,使人坚强有力。
攀辕(pān yuán)的意思:攀爬山崖边缘。
三叠(s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事物层层叠叠、重叠在一起。
相忆(xiāng yì)的意思:相互怀念、相互思念
烟岚(yān lán)的意思:形容山林间烟雾缭绕的景象。
移镇(yí zhèn)的意思:迁移整个城镇或村庄
怡颜(yí yán)的意思:形容人的面容愉快、舒畅,表达内心愉悦的情感。
- 翻译
- 洗净雾霭见到海与山,池塘边春草也显欢快。
夜晚田野狗吠声清亮,屋檐下白天显得宁静。
调动军队传来三通鼓响,朝廷上官员匆忙集合。
乡亲们不必挂念我离去,一切都在熔炉和风箱之间。
- 注释
- 烟岚:雾气。
海山:大海和山峦。
怡颜:使人愉快。
野沈:野外沉寂。
清宵迥:深夜格外清晰。
檐转堂阴:屋檐下的阴影。
移镇:调动防务。
三叠鼓:连续三声鼓响。
告庭:朝廷公告。
百官班:官员队伍。
攀辕:拉车的绳索,引申为挽留。
父老:乡亲们。
炉锤橐籥:比喻繁重的工作或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春日景象,以及官府日常的有序与民生的安宁。首句“洗尽烟岚见海山”形象地写出春天雨后山色的清新,海山若隐若现,如同洗尽尘埃后的豁然开朗。次句“池塘春草亦怡颜”则点出池塘边春草茂盛,生机盎然,连池塘也似乎因之而显得愉悦。
第三句“野沈犬警清宵迥”,夜晚田野间犬吠声清晰悠远,增添了静谧的氛围。第四句“檐转堂阴白昼闲”描述了白天屋檐下的阴凉处,人们悠闲度日,生活节奏缓慢而平静。
第五、六句“移镇又传三叠鼓,告庭行促百官班”则转向官府场景,三声鼓响标志着官员们的日常活动开始,百官匆匆集合,显示出秩序井然。最后一句“攀辕父老休相忆,总在炉锤橐籥间”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关怀,告诉他们不必挂念官府事务,因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如同炉锤橐籥(比喻政务的运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和官府生活的和谐画面,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社会秩序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後寄季长
俗子俗到骨,一揖已溷人;不知此曹面,何处得许尘?
我非作崖堑,汝自不可亲。
道途逢使君,令我生精神。
顿增江山丽,更觉风月新。
对床得晤语,倾倒夜达晨。
亟起忘缚裤,小醉或堕巾。
缭出锦城南,问讯江梅春。
煎茶憩野店,唤船截烟津。
凄凉吊废苑,萧散夸闲身。
暮归度略彴,月出水鳞鳞。
思君去已远,此会何由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