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仓皇(cāng huáng)的意思:慌乱、匆忙的样子
大封(dà fēng)的意思:指封建社会中的封爵、封官、封地等大规模封赏的行为。
得脱(de tuō)的意思:摆脱困境或束缚
恩谊(ēn yì)的意思:指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和互相帮助的情谊。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功臣(gōng chén)的意思:指在战争、政治或其他领域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国君(guó jūn)的意思:国家的君主,指国家的统治者。
汉高(hàn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追求的目标崇高。
侯王(hòu wáng)的意思:指为王侯而奋斗、努力并最终成功。形容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女子(nǚ zǐ)的意思:指女子不需要才华,只要品德高尚就足够了。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王父(wáng fù)的意思:父亲之尊贵,比喻地位高贵、尊崇。
荥阳(xíng yáng)的意思:荥阳是一个地名,指中国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地方。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诈降(zhà xiáng)的意思:指故意假装投降,以便乘机反击或出奇制胜。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诸侯王(zhū hóu wáng)的意思:指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也泛指各个割据一方的统治者。
- 鉴赏
此诗《咏古(其二十一)》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汉高诸功臣,项伯谁能似”,开篇即对比了汉高祖刘邦的诸多功臣与项伯,暗示项伯虽为刘邦谋士,但难以与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相提并论。接着,“次则昌国君,能全王父子”赞扬了昌国君的智慧与勇气,成功保全了王室血脉,彰显了忠诚与责任。
“大封诸侯王,亦及一雍齿”则提到刘邦分封诸侯时,连小人物雍齿也得到了封赏,体现了刘邦的宽宏大度与用人不拘一格的胸怀。然而,“如何忘荥阳,纪信代之死”一句转折,指出刘邦在荥阳之战中未能及时救出被困的纪信,导致其牺牲,表达了对刘邦决策失误的惋惜之情。
“君王恩谊高,岂以诈降耻”强调了刘邦对待臣子的深厚情谊,并非因纪信的诈降而感到羞耻,体现了君臣之间的信任与尊重。接下来,“荥阳与平城,得脱以女子”通过对比荥阳之战与平城之围,指出刘邦能够逃脱困境,得益于女性的帮助,反映了历史中的偶然性与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仓皇秉黄屋,诳楚一何鄙”批评了刘邦在荥阳之战中的仓促应对,以及利用女性欺骗敌军的策略,认为这种行为显得粗鄙不堪,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行为的评判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转折和批评,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多维审视,既赞美了他们的英勇与智慧,也指出了他们在决策与行动上的不足,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