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二首·其二》
《偈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大通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传法(chuán fǎ)的意思:传授法律、教育、技艺等知识和技能。

结果(jié guǒ)的意思:指事物的最终结果或结局。

来兹(lái zī)的意思:指事物的到来或者发生。

五叶(wǔ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五个叶子或五个分支。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大通所作的第二首偈,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吾本来兹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根源和定位,即他来自这片土地,带着佛法使命而来。"传法救迷情"则揭示了他修行的目的,即传播佛法,拯救那些迷失于世俗情感中的人们。

"一华开五叶"运用了佛教中的比喻,一朵花(佛法)绽放出五片叶子(五种教法或五个阶段),象征着佛法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结果自然成"意味着只要坚持传播佛法,最终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的效果,即众生得到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法传播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感,以及对众生福祉的关怀。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具有禅宗的特色。

作者介绍

释大通
朝代:宋

释大通,号善本,俗姓董,颍州(今安徽阜阳市)人。及长,博极群书而无仕宦之意。与弟善思往京师地藏院,选经得度,习毗尼。东游至姑苏,礼圆照于瑞光。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渡淮,留太守岩。久之,出住双林,迁净慈,寻徙法云寺。为青原下十二世,慧林本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今录偈二首。
猜你喜欢

秋日早行

草衣路室夜偏长,起问征途趁早凉。

藜杖对星占曙色,芒鞋踏月涴秋光。

栎阴羃砌疑浇墨,桂露滴人如馈浆。

山鬼似嫌天欲晓,故嘘岚气扼朝旸。

(0)

送人赴学官二首·其二

清时岩穴下弓旌,儒馆翘才尽至公。

诗记行程囊古锦,剑装新饰?花骢。

莫因贵宦负远志,当为饥民念鞠躬。

欲问故人在何处,旧山桂树正丛丛。

(0)

矫首春风独后时,冰霜自厉占东篱。

悲如屈子凄凉意,清似陶翁平澹诗。

寂寞秋香怜向晚,徘徊寒蝶笑生迟。

蹇予气味差相似,采采金英尽一卮。

(0)

续憎苍蝇

炎官煽毒日色赪,四海鼎沸遭焚蒸。

吴牛耕罢汗且喘,暂休树影眠沟塍。

不知苍蝇名品夥,乘时附势相欺陵。

其间一种号赤目,巧窥猛攫如饥鹰。

钻眸噆鼻不可奈,以首溷水浇清澄。

自期摆脱有此计,须臾扑缘如牵绳。

牧儿旁坐少肋力,掴以指掌麾以肱。

更凭草帚时一扫,坠地死者堆斗升。

乾坤荡荡产万类,涵淹恶物吁可憎。

閒从林下看水牯,作诗为续憎苍蝇。

(0)

次韵稼隐告归

我观大瀛海,天水二清廓。

谁麾海若来,乐斗万蛟鳄。

风涛拍屯门,溃作无底壑。

鬐鬣竖旂幡,牙角利椎凿。

血人不肯吐,安得留残啄。

茫茫溯云槎,日夜失栖泊。

归涂三月粮,囊底馀圭勺。

平生崒嵂气,磨淬去隅角。

案空萤已乾,匣闭龙不跃。

故衣粘蜃气,未洗瘴雾恶。

尔来出白云,奔走乱车铎。

有来證奇字,时扣草玄阁。

高棋固饶人,欲学苦无脚。

惟君桑梓英,遇合长落落。

申旦首胥溪,险韵当离酌。

勿为松菊挽,来占秋堂幕。

(0)

读书有感

短发凌霜强自搔,可能书剑更徒劳。

春秋已降功名薄,秦汉而来智术高。

天外寸心孤雁影,人间万事九牛毛。

却怜刺股徒辛苦,狐貉何曾耻缊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