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晨钟(chén zhōng)的意思:晨钟指的是清晨的钟声,比喻新的时代或新的事物的到来。
翠羽(cuì yǔ)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羽毛
淡烟(dàn yān)的意思:指烟雾很淡,形容景色或气氛清幽、宁静。
短墙(duǎn qiáng)的意思:指事物短小不堪,容易被克服或战胜。
繁星(fán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非常多,密集如织。
景阳(jǐng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时的光景,形容景色明亮、美丽。
柳堤(liǔ dī)的意思:指柳树丛生的堤岸,形容景色优美,风景如画。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青蛾(qīng é)的意思:形容人年轻美丽,貌美如花。
树鸡(shù jī)的意思:指猥亵、调戏妇女。
萧郎(xiāo láng)的意思:指贫穷潦倒的男子。
谢女(xiè nǚ)的意思:指女子修行、学习过人,以及女子非常有才华。
斜汉(xié hàn)的意思:指行为不正直、品德有问题的人。
烛尽(zhú jìn)的意思:烛尽指的是蜡烛燃烧完毕,比喻事物或人的生命、力量、精力等耗尽。
朱冠(zhū guān)的意思:指被封为王或皇帝,戴着朱红色的冠冕。
- 鉴赏
这首《晓别》由唐代诗人张祜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句“翠羽朱冠碧树鸡,未鸣先下短墙啼”,以一只未鸣即啼的公鸡作为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清晨的宁静与生机。公鸡的羽毛如翠绿的翡翠,头戴鲜红的冠,站立在碧绿的树梢之上,还未啼鸣便已发出啼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接着,“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两句,将视角转向室内与室外,通过“谢女”的敛眉和“萧郎”的马嘶,展现了离别前的微妙情感。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谢女指的是东晋时期的才女谢道韫,而“萧郎”则借指离别的对象,通过马嘶的声音,渲染出离别时的不舍与哀愁。
“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描绘了离别时刻的环境氛围。斜斜的银河中点缀着繁星,夜色渐深,烛光即将熄灭;淡淡的烟雾中,残月映照着花丛,一切都显得朦胧而凄美,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伤与浪漫。
最后,“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将场景推向高潮。景阳宫中的晨钟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必然。主人公默默垂鞭,踏上柳堤,独自一人走向远方,背影渐渐消失在晨光之中,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离别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物情感的深刻刻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细腻入微的观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