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物各有名,薅器即云耨。
护苗如养贤,去草极击寇。
这首诗《耨》由元代诗人王祯所作,通过生动的农事活动描绘了耕耘与除草的过程,寓意深刻。
“创物各有名,薅器即云耨。”开篇点明万物皆有名,农具被称为耨,引出主题。耨,即锄头,是古代农耕中常用的工具。
“壅厚破蚁封,啄深过鸟咮。”描述了使用耨进行深耕的过程。深耕时,泥土被翻起,不仅能够破坏蚂蚁的巢穴(蚁封),还能深入土壤,超过鸟喙的深度,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空间。
“护苗如养贤,去草极击寇。”进一步阐述了农事中的重要性。将保护幼苗比作培养贤才,去除杂草比作打击敌人,强调了清除杂草对于作物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如同培养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曾闻伛偻翁,功毋求速就。”最后以老农的形象,告诫人们农事不可急于求成,需要耐心和细心,强调了农事的持久性和渐进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农事活动的描写,寓含了深刻的哲理,强调了勤奋、耐心、细致在任何工作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