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赵 给 事 相 寻 不 遇 留 赠 唐 /钱 起 谁 忆 颜 生 穷 巷 里 ,能 劳 马 迹 破 春 苔 。忽 看 童 子 扫 花 处 ,始 愧 夕 郎 题 凤 来 。斜 景 适 随 诗 兴 尽 ,好 风 才 送 珮 声 回 。岂 无 鸡 黍 期 他 日 ,惜 此 残 春 阻 绿 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春(cá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经过去,只剩下一点残余的春意。
春苔(chūn tái)的意思:指春天长满的青苔,比喻事物逐渐复苏、繁荣。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破春(pò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尾声或末期。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诗兴(shī xìng)的意思:指诗人的创作灵感和兴致。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题凤(tí fèng)的意思:指写诗或作文时,以凤为题材或主题。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斜景(xié jǐng)的意思:斜视的目光。
颜生(yán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红,形容害羞、害怕或尴尬的心情。
鸡黍期(jī shǔ qī)的意思:鸡黍期指的是农历九月,也就是秋天的时候。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一起共享美好时光,互相交流和欢聚的时刻。
- 注释
- 颜生:诗人自指或他人,代指有才华但未被赏识的人。
穷巷:偏僻的小巷,形容环境清贫。
童子:年轻的仆人或学童。
夕郎:古代对官员的称呼,此处可能指有才华的文人。
斜景:傍晚的景色,夕阳。
诗兴:创作诗歌的兴致。
佩声:佩戴的饰品发出的声音,这里可能指人的行踪或诗人的自我形象。
鸡黍:农家待客的简朴饭菜,象征友情或聚会。
绿杯:绿色的酒杯,泛指美酒。
- 翻译
- 谁还记得颜生居住在偏僻小巷,能让马蹄踏破春天的青苔。
忽然看见童子在扫除落花,我开始惭愧自己未能如夕郎题写佳作。
夕阳余晖恰好随着诗兴消散,清风吹过,带来衣带佩环的声音。
难道没有期待将来共聚一堂,只是这暮春时节阻碍了举杯畅饮。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酬赵给事相寻不遇留赠》。诗中通过描绘景物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谁忆颜生穷巷里,能劳马迹破春苔。"
这两句诗设定了一种静谧的春日场景,颜生是古代贤人,常用以象征品德高尚的人物。在这里,诗人通过提及颜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于那份宁静而又不为世人所知的生活状态的向往。"穷巷里"暗示了一种隐逸的生活,而"能劳马迹破春苔"则形象地描绘出春天草木生长,连马蹄都能踏碎那初生的嫩绿苔藓。
"忽看童子扫花处,始愧夕郎题凤来。"
这里诗人通过观察到孩子在扫除落花的场景,触发了内心的感慨和自我反省。童子扫花象征着纯真无邪,而"夕郎题凤"则是指自己曾经为了炫耀才华而写下华丽的诗句,现在看来却感到羞愧,因为那与现实生活相比显得过于浮夸。
"斜景适随诗兴尽,好风才送佩声回。"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诗思如同斜阳逐渐消逝,而自己的创作热情也随之而去。"好风"通常象征着吉祥和顺利,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希望借助这良好的时机,传递出自己内心的声音,通过佩戴的物件发出的声音来比喻诗人的作品得以传播。
"岂无鸡黍期他日,惜此残春阻绿杯。"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感叹当前美好的时光即将逝去。"鸡黍"是古代农家常见的食物,象征着简单而安稳的生活,而"期他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惜此残春阻绿杯"中的"绿杯"可能指的是盛酒的酒杯,这里的"惜"表达了诗人对于眼前这份难得的美好春光即将消逝而感到珍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念友人、自我反省与期待未来的复杂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