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沃差宜竹,城高未著亭。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屋 后 城 宋 /袁 说 友 笑 傲 愁 如 失 ,登 临 酒 半 醒 。故 将 双 眼 碧 ,割 断 半 山 青 。土 沃 差 宜 竹 ,城 高 未 著 亭 。可 人 东 郭 外 ,绡 翠 舞 娉 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东郭(dōng g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思想、行为迂腐守旧,不合时宜。
割断(gē duàn)的意思:指将物体分割开或切断,也常用来比喻中断关系或断绝联系。
故将(gù jiāng)的意思:指曾经有过战功、军事才能的将领。
酒半(jiǔ bàn)的意思:指喝酒喝到一半,表示喝酒未完成。
可人(kě ré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气质或性格让人感到可爱、令人喜欢。
娉婷(pīng tíng)的意思:指女子举止端庄、温柔婉约的样子。
笑傲(xiào ào)的意思:形容人的态度自信、豪迈,毫不在乎他人眼光。
- 注释
- 笑傲:愉快地嘲笑或面对。
愁:忧虑或烦恼。
失:消失。
登临:登山游览。
半醒:微醉状态。
双眼碧:碧绿的眼睛,形容景色。
割断:切断、隔绝。
半山青:半山的绿色。
土沃:土地肥沃。
差宜:较为适宜。
竹:竹子。
城高:城市的高处。
未著亭:还未建造亭子。
可人:令人愉快的,宜人的。
东郭外:城东郊外。
绡翠:轻薄如绸的翠色。
舞娉婷:跳舞的姿态优美。
- 翻译
- 在欢笑中忘却忧愁,如同失去烦恼,登高饮酒时半醉半醒。
特意凝视那满眼碧绿,仿佛要割断半山的青翠景色。
土壤肥沃的地方更适合种竹子,但城市高处还未建起亭台。
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城东郊外,那里有轻纱般的翠色,女子们曼妙起舞。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登屋后城》,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情感与景色。首句“笑傲愁如失”表现了诗人暂时忘却忧虑,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登临酒半醒”则暗示了借酒浇愁后的半醉状态,更显其心境。
接下来,“故将双眼碧”运用拟人手法,将青山比作碧色的眼睛,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和沉醉;“割断半山青”则形象地写出视线所及的壮丽山色,仿佛能切割开天际,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胸怀。
“土沃差宜竹”描述了土壤肥沃的地方适宜种植竹子,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赞赏;“城高未著亭”则描绘了城墙之高,但尚未建起亭阁,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未加雕饰的美。
最后两句“可人东郭外,绡翠舞娉婷”以生动的意象收尾,将城外的绿色竹林比喻为女子的轻纱翠衣,翩翩起舞,给人以生机盎然、动态美好的画面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登高览景时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长寿新斋
苍烟百年木,春雨一溪花。
移居白鹿东崦,家具满樵车。
旧有黄牛十角,分得山田一曲,凉薄了生涯。
一笑顾儿女,今日是山家。簿书丛,铃夜掣,鼓晨挝。
人生一枕春梦,辛苦趁蜂衙。
竹里蓝田山下,草阁百花潭上,千古占烟霞。
更看商于路,别有故侯瓜。
满庭芳.心自笑
学道修竹,累功积行,常愁行少功亏。
劝人作善,于道最相宜。
稍稍缘行端正,早傍人、别意猜疑。
心自笑,图他功行,怎避是和非。
华山陈处士,不侵耕织,山下行稀。
尚有人相毁,发叹吟诗。
清正无私无曲,任前程、宠辱灾危。
随缘过,腾腾兀兀,歌舞乐希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