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二》
《即事·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荒烟疏树野人家,竹外寻诗一径斜。

山鸟亦知人意思,忽翻残雪梅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荒烟(huāng yān)的意思: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或状态。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意思(yì sī)的意思:表示某事物的内在含义、深层含义或真正意义。

一径(yī jìng)的意思:直路,一条径路。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注释
荒烟:荒芜的烟雾。
疏树:稀疏的树木。
野人家:乡村人家。
竹外:竹林之外。
寻诗:寻找诗意。
一径斜:一条小路蜿蜒。
山鸟:山中的鸟儿。
亦知:也懂得。
人意思:人的感情。
忽翻:忽然翻飞。
残雪:残存的雪。
啄梅花:啄食梅花。
翻译
荒芜的烟雾和稀疏的树木环绕着乡村人家,我独自沿着竹林小路寻找诗意。
山中的鸟儿似乎也懂得人的感情,忽然间翻飞在残雪中啄食梅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田园生活的画面。"荒烟疏树野人家"四字,通过对荒凉烟雾和稀疏树木的描写,以及远处村舍的点缀,营造出一片萧瑟而宁静的农村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条小径,这不仅是物理上的探索,更有精神层面的寂寞和孤独。

"竹外寻诗一径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追求与沉醉。竹林之外,那曲折的小路似乎在引导着诗人的脚步去发现那些未被人知晓的诗意所在。而这条小径之所以“斜”,或许是因为它不为世人所熟知,是一条只有心灵相通者才能领略的道路。

"山鸟亦知人意思",则透露出一种自然与人类情感共鸣的情境。山间的小鸟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心思,这种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为诗中增添了一抹温馨和神秘。

最后,"忽翻残雪啄梅花"一句,通过山鸟的行为展现了对生命力度过严冬的一种赞美。梅花在寒冷的季节依然绽放,它那坚韧不拔的精神被诗人借由山鸟之口加以凸显。这也许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达了即便是在最为艰难的环境中,也要保持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精神独立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寄题赵㞦承事戏綵堂

春晚安舆遍浙东,永嘉别乘喜无穷。

橐装已笑分诸子,吏道何劳问薛公。

堂上寿樽诸掾集,室中禅论衲僧通。

兴阑却返林泉去,幕府长留孝弟风。

(0)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将赴南都比归不及见矣作诗赠别

东道初来托故人,南楼频上泗河漘。

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宁当厌客贫。

顾我及秋行不久,问君触热去何因。

西归凉冷霜风后,浊酒清诗谁与亲。

(0)

次韵李简夫秋园

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0)

次韵李公择寄子瞻

青蒲一下复东来,拥扇西风满面埃。

击柝自营何择地,餔糟同醉未须回。

孤高振鹭瞻初下,淡泊婴儿及未孩。

我亦漂流家万里,年来羞上望乡台。

(0)

次韵毛君偶成

年来衰病正相兼,薄宦奔驰尚未厌。

诗句空多浑漫兴,俗缘已重不须添。

聱牙向物知难合,疏懒怜公独未嫌。

时听渊明咏归去,犹应为我故迟淹。

(0)

立秋偶作

十年忧患本谁知,惭愧仙翁有旧期。

度岭还家天许我,斸山种粟我尤谁。

秋风欲践故人约,春气潜通病树滋。

心似死灰须似雪,眼看多事亦奚为。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