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叶氏书斋》
《别叶氏书斋》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亦知同逆旅,临别转凄然

落日照寒思,疏灯催夜眠。

湖山离合感,江海寥天

愿托偕行侣,前途更著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转(bié zhuǎn)的意思:指不要改变原来的方向或意图,保持一贯的态度或行为。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离合(lí hé)的意思:离开和相聚,指人和事物的分离和重聚。

寥天(liá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空旷、无云的景象。

临别(lín bié)的意思:即将分别、告别的意思。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凄然(qī rán)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样子。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同逆(tóng nì)的意思:指同是一种事物或同类事物,却发展或走向不同的方向。

偕行(xié xíng)的意思:一同前行,共同前进

行侣(xíng lǚ)的意思:指同行的伙伴或同伴。

鉴赏

这首诗《别叶氏书斋》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亦知同逆旅,临别转凄然”,诗人以“逆旅”比喻人生旅途中的相聚与离散,点明了与友人的别离之痛。在即将分别之际,内心的悲伤之情愈发浓烈,情感真挚而深沉。

颔联“落日照寒思,疏灯催夜眠”,运用自然景象来烘托离别的氛围。夕阳西下,寒意渐生,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而“疏灯催夜眠”,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紧迫,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颈联“湖山离合感,江海泬寥天”,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湖光山色的美景与离别之情交织在一起,引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留恋。同时,“江海泬寥天”描绘了广阔无垠的江海与天空,象征着人生的广阔与未知,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尾联“愿托偕行侣,前途更著鞭”,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旅程的期待和决心。他希望能在未来的旅途中找到同行的伙伴,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这里的“著鞭”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奋力前行的情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果堂问予近日所著何书予无以答也乃索近所诗而去

星霜催短鬓,未有一书成。

惭愧不鸣鸟,空怜太瘦生。

健忘将辍业,有感但言情。

输尔觥觥响,重茵独擅名。

(0)

南枝先生卖字歌

始兴之钱江州酒,彭泽当年亦姑受。

秦馀山人更绝奇,一粟寸丝都不苟。

商邱开府真雅人,兼金治槚意良厚。

岂期遗戒有前知,肯令幽宫翻失守。

生平卖画聊易米,今日云烟已乌有。

浒关何处来寓公,数载积钱卖字久。

老生贮此不时需,原为山人谋身后。

同此非力不食心,画耶字耶特转手。

开府虽非盗蹠金,未若清风来好友。

山人葬罢寓公归,依旧深藏饿隶手。

(0)

除夕得徐丈霜皋别集二册挑灯守岁选取五十馀首即题卷后·其二

苦节应无愧华王,鹤山老友足相当。

祗愁金石心期秘,未尽江村泪万行。

(0)

醉山茶

茶翁卯饮醉未醒,扶桑旭日光荧荧。

熹微疏影沁枝上,一点晨星东启明。

主人夙起䦱户出,醨耶糟耶两忘情。

朦瞳亦若困宿酲,但见晓妆天际横。

(0)

题瓶花斋酒器谱·其一

酿玉孰与野王雄,七十二城尽附庸。

满树相思秋色好,漏卮三十六玲珑。

(0)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二

申辕报罢董生黜,更复谁同汲直群。

自分不求五鼎食,何妨平揖大将军。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