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监丞诗作风格的赞赏和个人对梅花独特情感的抒发。全诗通过巧妙地将七言诗与五言诗的韵律对比,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艺术造诣。
开篇“七字全胜五字城”一句,既是对吴监丞七言绝句的赞赏,也隐喻了诗人自己在文学上的主张。接着,“清于庾信及钟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评价,将其与唐代两位知名文人的诗风相提并论,显示出作者对古典文学的深刻理解和高标准。
后半首“君诗妙绝端何似,不似梅花似么生”则是对友人诗作的具体赞美。这里,“妙绝”二字表达了诗人的极高评价,而“不似梅花似么生”则是一种艺术手法,通过否定来强调诗歌的独特性和生机,这里的“梅花”常被用来形容诗人清高脱俗的情怀。这样的比喻,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象丰富性,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度。
总体而言,杨万里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个人对友人作品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高标准与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流子
河梁携手别,临歧语,共约踏青归。
自双燕再来,断无音信,海棠开了,还又参差。
料此际,笑随花便面,醉骋锦障泥。
不忆故园,粉愁香怨,忍教华屋,绿惨红悲。
旧家歌舞地,生疏久,尘暗凤缕罗衣。
何限可怜心事,难诉欢期。
但两点愁蛾,才开重敛,几行清泪,欲制还垂。
争表为郎憔悴,相见方知。
题宣州叠嶂楼
初日照高楼,轻烟在疏树。
峨峨远岫出,泯泯清江去。
檐隙委残籀,屋隅连宿莽。
荟蔚互低昂,熹微分散聚。
城郭谅非昔,山川俨如故。
童鬒已零落,姝颜慰迟莫。
沈沈澹忘归,欲归重回顾。
儿归行
儿归儿不归,朝为子母欢,暮为禽鸟飞。
故居不得返,深林安可依。
此身寂寞已如此,我母在家应忆子。
子今岂不思其亲,空有旧心无旧身。
儿归儿不归,春已暮,朝多风,夕多雨。
山虽有泉陇有黍,儿寒有谁诉,儿饥与谁语。
万物卵翼皆相随,儿今不得儿子母。
儿归儿不归,年年三月种麻时。
此声烦且悲,闻昔一母生两儿。
于已所生独爱之,麻生指作还家期。
惟憎者来爱者去,物理反覆不可知。
天公岂欲故如此,善恶报敏如埙篪。
至今哀怨留空山,长为鉴戒子母间。
岂独行客愁心颜,儿归摧痛伤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