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尽西窗烛,相看各不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示 观 老 宋 /刘 克 庄 住 山 仍 黑 瘦 ,瓶 锡 极 萧 然 。顶 发 千 茎 雪 ,跏 趺 一 缕 烟 。禅 堪 拈 出 众 ,诗 亦 长 于 前 。烧 尽 西 窗 烛 ,相 看 各 不 眠 。
- 注释
- 住山:居住在山中。
黑瘦:清瘦。
瓶锡:瓶中的锡器。
萧然:冷清。
顶发:头顶白发。
千茎雪:千根雪丝。
跏趺:打坐。
一缕烟:缕缕轻烟。
禅堪拈出众:禅修技艺超群。
诗亦长于前:诗歌也比以前更出色。
烧尽:燃尽。
西窗烛:西窗的蜡烛。
相看:相对而坐。
各不眠:难以入眠。
- 翻译
- 居住在山中的人依旧清瘦,瓶中的锡器显得格外冷清。
头顶白发如千根雪丝,打坐时只有缕缕轻烟环绕。
他的禅修技艺超群,诗歌也比以前更出色。
直到西窗的蜡烛燃尽,我们两人相对而坐,都难以入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僧或士人之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住山仍黑瘦,瓶锡极萧然。”这里借“黑瘦”形容居所的幽深与简陋,表明隐者对物质欲望的超脱;“瓶锡”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
“顶发千茎雪,跏趺一缕烟。”这两句通过对头发如白雪、脚下烟雾的描写,表现了隐者岁月的沉积与内心世界的宁静。这里的“千茎雪”、“一缕烟”,不仅是外在景象的描绘,更蕴含着时间的长久和生活的淡泊。
“禅堪拈出众,诗亦长于前。”这两句表达了隐者对于禅学与诗歌的深入研究和独到的造诣。"禅堪"指的是对佛理的精研,而"诗亦长于前"则显示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
“烧尽西窗烛,相看各不眠。”末两句通过夜晚燃尽蜡烛、相互凝视而不眠的意象,传达出隐者与同伴之间精神的沟通和对生命真谛的共同追求。这种不眠的状态,不只是身体上的清醒,更是心灵上的觉醒。
整首诗通过简约而深远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山中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精神修养和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晓游莫愁湖
层台吐曙鲜,大星没城头。
理带愉晴皋,揽思惓湖楼。
枻响梦乍离,孤花照深愁。
晻暧兵气苏,墟墓散羊牛。
波光自含蓄,遥情荡未收。
箫鼓恋天风,清歌递繁忧。
离离寻坠欢,依依怨川流。
委化怡春情,此意长悠悠。
寓斋杂述·其三
弱冠始昏宦,常依甥馆居。
老窃冰清誉,亦挈女婿俱。
衰壮每相笑,不必定异趋。
王翁述过庭,倭曾皆可模。
今我奚汝益,世论方贱儒。
殖落卜周乱,承羞匪一夫。
颓龄复何觊,经训聊自娱。
秋灯渐可亲,示子以故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