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石斋先生二首·其二》
《赠别石斋先生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日日江门钓丝,清閒到老亦何辞。

风波薄暮看投楫,裘葛无心顺时

身世频频白日文星恰恰照南陲。

一樽相送情难尽,手擘轻红荔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到老(dào lǎo)的意思:一直到老年

钓丝(diào sī)的意思:形容人痴迷于网络,沉迷于虚拟世界,无法自拔。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频频(pín pí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

恰恰(qià qià)的意思:正好、恰好

轻红(q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脸色红润而轻盈的样子。

裘葛(qiú gě)的意思:形容衣服破烂不堪,也用来比喻人的贫穷。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顺时(shùn shí)的意思: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不违反时序

送情(sòng qíng)的意思:表示将心意或感情送给他人,表达善意、友好或关怀之情。

文星(wén xīng)的意思:指具有出色的文学才华或有文学才华的人。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赠别石斋先生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石斋先生离别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日日江门弄钓丝”,以日常的垂钓生活为背景,暗示了诗人与石斋先生之间的闲适友谊。接着,“清閒到老亦何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而宁静生活的喜爱,即使到老也愿意享受这份清閒。

“风波薄暮看投楫”描绘了傍晚时分,两人可能在江边共赏夕阳,投下船桨,象征着即将分别的不舍与平静。接下来,“裘葛无心祇顺时”则表明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态度,不刻意追求,只是随顺时节的变化,暗喻了对友情的淡泊与从容。

“身世频频催白日”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匆忙,时间的流逝让人不禁感慨。而“文星恰恰照南陲”则以文星(古代指文学才华)比喻石斋先生,赞美他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南方的边界,寓意着石斋先生的才华与影响力。

最后,“一樽相送情难尽,手擘轻红饯荔枝”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一樽酒不足以表达离别的不舍,只能通过赠送荔枝来寄托对未来的思念与祝福。荔枝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思念,这一细节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石斋先生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十劝·其七

劝君七,万事无过须的实。

朝三暮四不为人,此理安身终不吉。

(0)

邢凤挑女仙诗

意态精神画亦难,不知何事出仙坛。

此君堂上云深处,应与萧郎驾彩鸾。

(0)

顾总见刘桢卒后诗题目曰从驾游幽丽宫却忆平生西园文会因寄修文府正郎蔡伯喈

在汉绝纲纪,溟渎多腾湍。

煌煌魏世祖,拯溺静波澜。

天纪已垂定,邦人亦保完。

大开相公府,掇拾尽幽兰。

始从众君子,日侍贤主欢。

文皇在春宫,烝孝逾问安。

监抚多馀閒,园囿恣游观。

末臣戴簪笔,翊圣从和鸾。

月出行殿凉,珍木清露漙。

天文信辉丽,铿锵振琅玕。

被命仰微和,顾己诚所难。

弱质不自持,危脆朽萎残。

岂意十馀年,陵寝梧楸寒。

今朝坤明国,再弄顾蝉冠。

侍游于离宫,高蹑浮云端。

却忆西园时,生死暂悲酸。

君昔汉公卿,未央冠群贤。

倘若念平生,览此同怆然。

(0)

句·其二

隔帘歌已俊,对坐貌弥精。

(0)

五言诗·其九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

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

(0)

火记歌并序·其六

苦节炼成乾,修丹在志坚。

虎伤龙带血,金杀木无烟。

阳盛阴将至,荣来衰自然。

击声同磬响,观视得延年。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